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高考诗歌鉴赏之常见题型与答题思路汇总

(2023-03-29 09:47:25)
标签:

成绩

高考

试卷

语文

诗歌

分类: 教育教学

高考 高考诗歌鉴赏之常见题型与答题思路汇总诗歌鉴赏之常见题型与答题思路

一、赏析意境

Ø  答题思路小结

提问方式   一般提问: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变式提问: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这首诗写出了怎样的情与景?

                     诗中某联写了哪些意象?请分析其情景交融的意境。

答题步骤:1、描绘诗中的画面(抓住意象)2、准确概括氛围特点(意境)3、分析具体思想感情

Ø  典型试题回顾

1.

过辛稼轩神道   张以宁

长啸秋云白石阴,太行天党气萧森。英雄已尽中原泪,臣主元无北伐心。

岁晚《阴符》仙蠹化,夜寒雄剑老龙吟。青山万折东流去,春暮鹃啼宰树林。

【注】辛稼轩神道:辛弃疾坆墓在江西上饶,其墓侧驿路旁立有“佳轩先生神道金字碑”。太行天党:辛弃疾当年在北方带兵聚义、共谋恢复中原的上党地区。阴符:兵书。宰:坆墓。

u  有人评价这首诗“意境苍凉,情怀悲壮”,请结合诗歌内容作简要赏析。(6分)

【参考答案】

“长啸秋云”写云之阴沉,“气萧森”渲染了阴郁萧杀的气氛,寓情于景。颔联用辛弃疾一心北伐、但愿望终于不可实现、流干眼泪和君主不思北伐,正反两面对比突出英雄的无奈与不甘。颈联借用《阴符》、雄剑龙吟的意象,描写辛弃疾一身侠肝义胆抱负满身但不能实现的壮志未酬无奈。最后用景物描写青山大江百折东流,暮春杜鹃啼叫在孤坟、苍凉悲壮,来表达作者对辛弃疾的同情和对当时气愤,与辛弃疾壮志未酬的无奈。

2.

二月二日  李商隐

二月二日江上行,东风日暖闻吹笙花须柳眼各无赖,紫蝶黄蜂俱有情

万里忆归元亮,三年从事亚夫营新滩莫悟游人意,更作风檐夜雨声

【注】二月二日:蜀地以此日为踏青节。元亮井,陶潜:“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朽株。”作者称“无文通半顷之田,乏元亮数间之屋”,意指难以归隐躬耕。亚夫营:汉代将军周亚夫,曾屯兵于细柳,以军纪严明著称,后人称为“亚夫营”。游人:作者自指。

u  王夫之在《姜斋诗话》中说“以乐景写哀情,以哀景写乐情,倍增其哀乐。”本诗则是以乐境反衬愁思 ,结合具体诗句谈谈你的理解。(6分)

【参考答案】

诗人在首联联写江间春色,写物遂其情,正是为了要反衬出自己的沉沦身世与凄苦心境。是以乐境写哀思,反而使愁情更浓。(以轻快流走的笔调抒发抑塞不舒的情怀,以清空如话的语言表现宛转曲折的情思。)

二、赏析形象(人、物)

诗歌形象:

    既指叙事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也指抒情诗中的抒情主人公,更多的则是指诗歌中所描写的景或物。诗歌形象包括以下三类:

A、 诗中的诗人形象“我”,一般指抒情主人公,即诗人自己;

B、 作品中其他人物;

C、 自然景象或意象。

Ø  答题思路小结

提问方式:一般提问:这首诗刻画了怎样的形象?

变式提问:诗歌借助刻画某某形象来抒发感情。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诗人的形象是如何通过诗句展现的?

答题步骤:

1、指出诗歌刻画的形象(明确概括)2、描绘具体形象(具体结合写画面,有手法结合手法)3、分析思想感情(准确)

(一)赏析意象

Ø  典型试题回顾                    

摸鱼儿·海棠  南宋 刘克庄

甚春来、冷烟凄雨,朝朝迟了芳信。蓦然作暖晴三日,又觉万姝娇困。霜点鬓。潘令老,年年不带看花分。才情减尽。怅玉局飞仙,石湖绝笔,孤负这风韵。
  倾城色,懊恼佳人薄命。墙头岑寂谁问。东风日暮无聊赖,吹得胭脂成粉。君细认,花共酒,古来二事天尤吝。年光去迅。漫绿叶成阴,青苔满地,做得异时恨。

u  结合词作内容,归纳《摸鱼儿·海棠》中刘克庄描绘的海棠花的形象特点,并说说词作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6分)

【思路导航】

要回答哪几方面内容?形象;感情

本诗海棠形象包括哪几点?结合哪些诗句分析?

本诗作者感情包括哪几点?结合哪些诗句分析?

【答案示例】

形象特点:起笔写海棠花开迟;而后暖日来临,海棠初开,“娇困”写出如美人般慵懒可爱,美丽;“倾城色”写出海棠花盛开时的美丽;“岑寂谁问”句写海棠独自开放、无人欣赏的孤寂凄凉。

思想情感:作者表达了对海棠花盛开的喜爱之情;同时以海棠自比,托物言志表达自己(诗人)就像海棠一样无人欣赏不被重用的失意与落寞之情,也表达自己(诗人)因耿介而无容身之地郁愤怅恨之情。

(二)赏析人物形象

Ø  典型题回顾

(边塞军旅诗歌复习)

却说沧州牢城营里管营首告:(甲)杀死差拨、陆虞候、富安等三人,放火延烧大军草料场。州尹大惊,随即押了公文帖,仰缉捕人员……

且说(甲)与柴大官人别后,上路行了十数日,时遇暮冬天气,彤云密布,朔风紧起,又见纷纷扬扬,下着满天大雪。行不到二十余里,只见满地如银。昔金完颜亮有篇词,名《百字令》,单题着大雪,壮那胸中之气:
      天丁震怒,掀翻银海,散乱珠箔。六出奇花飞滚滚,平填了山中丘壑。皓虎颠

狂,素麟猖獗,掣断珍珠索。玉龙酣战,鳞甲满天飘落。 谁念万里关山,征夫僵

立,缟带沾旗脚。色映戈矛,光摇剑戟,杀气横戎幕。貔虎豪雄,偏裨英勇,共与

谈兵略。须拼一醉,看取碧空寥廓。

u  上面文字以《百字令》烘托出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3分)

【答案示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