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西湖五通桥(27):五通桥名人之丰子恺、王麟生

(2009-01-14 10:42:30)
标签:

泳者雷敏

四望关

丰子恺

王麟生

五通桥

杂谈

分类: 小西湖五通桥

丰子恺先生

    60年前的癸末年(公元1943年)曾来五通写生展画,流连于“水外山光山外水,风光应不让西湖” 建于民国年间的木灯笼桥的四望关溪口,见涌澌江自乐山奔来,茫溪河由东蜿蜒而至,交汇于四完望关形成一片平静广阔的湖面。载人的桥只在枯水季节(中秋至端午前),用木柱直插水中连接搭成的木架桥。高离水面五公分,桥身易晃动,两边缀着巨石,就靠这桥解决渡河之难。洪水期就得将桥拆卸。人们只好叹为“隔山易隔水难”。对这长桥卧波,巨榕初绿,溪水透碧,青山倒影,舟船往来,鸥鹤竟翔。丰先生吟诗“且喜蜀中风景好,桥滩春色似杭州”。如画的风光,令先生忆起了那湾西湖,画了不少五通桥风景画。并题对联于上“四望湖山留墨客,五桥姿韵入诗心”。俨然是让西湖人心仪的清秀雅淡,诗画交融的小西湖。

 

王麟生先生

   《五通桥区志》载:民国19年(公元1930年),由24军团长王麟生主持修建四望关至江声码头的季节性木桥“灯笼桥”。如今,有多少人知道当年的四望关木架灯笼桥呢?就连于此地解放后建的浮桥(也叫舟桥),也日益淡忘于人们的心间。

    倡导并主持修建(由井灶盐产运商及义士善人捐资)灯笼桥的王麟生是乐山大名人。1900年出生于峨边大堡,行伍出身,历任排连营长,在武汉北伐时服役于叶挺部。后自谓:自相残杀,终非利国之计”。返川服务桑梓,1930年任24军第25团团长,驻防乐山、犍为、雷波、马边、峨边、沐川,兼雷马屏峨剿抚司令和公路局局长及乐山城防司令。任期着力规划修筑了乐山至犍为公路。开辟乐山公园犍为公园,禁烟禁赌禁娼,荡涤社会上的污泥浊水。1932年2月21日,他下令:“除凌云寺,乌尤寺作文物保留外,其余寺庙的菩萨一律捣毁,庙产归公。庙堂或做公用事业用房或做学校或做驻军营地”。并自编《打菩萨歌》:“一表堂堂,二目虚张,三牲供奉,四肢乏力,五脏不全,六神无主,七窍不通,八面威风,九(久)坐生根,十(实)在没用。杀!”这首歌流传广远,王麟生也被称为“打菩萨的王团长“。解放后他历任政协乐山县乐山市常委委员。1986年86岁时病逝。摇摇晃晃古旧灯笼桥,因搭建工作量大及安全的问题,解放后被淘汰了。但曾经有过的历史,却不该被遗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