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武汉市社会科学普及教育基地巡礼|木兰文化博物馆:木兰文化从这里走向大众

(2022-07-21 10:14:47)
标签:

裴高才

社科普及基地

作家、文化学者

木兰文化

非遗传承

分类: 文化交流
武汉市社会科学普及教育基地巡礼|木兰文化博物馆:木兰文化从这里走向大众
上:武汉社科联、黄陂宣传部、统战部、姚家集街道领导为科普基地揭牌;下:右起葛天才、裴高才、叶蔚璋在社会科学科普基地揭牌仪式上
武汉市社会科学普及教育基地巡礼|木兰文化博物馆:木兰文化从这里走向大众
武汉市社会科学普及教育基地巡礼|木兰文化博物馆:木兰文化从这里走向大众
叶蔚璋荣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项目“木兰传说”代表性传承人证书

木兰文化博物馆是全国首家以木兰文化为主题的博物馆,坐落在古木兰县旧址(今武汉市黄陂区姚集街)“三乡工程示范村”——杜堂村葛家湾,由一幢院落式的村民老宅改建而成,面积1000余平方米,于2017年11月建成并试运行,2018年被武汉市社科联授牌“武汉市社会科学普及教育基地”,2019年在木兰天池景区设分馆。该馆承载着深厚的英雄气概和家国情怀,承担着向人民群众宣传木兰文化、普及社科知识的社会责任,是弘扬传统文化、激发奋进精神、锤炼党性修养的理想场所。

武汉市社会科学普及教育基地巡礼|木兰文化博物馆:木兰文化从这里走向大众

木兰传说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表现了效忠国家、爱家敬长、追求平等的观念,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学、民俗研究价值。木兰传说在两地均广为流传,妇孺皆知。目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项目“木兰传说”由武汉黄陂、河南虞城与陕西延安三地共享。

  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拥有纪念木兰将军的文化场:佛道合一之木兰山、木兰故里双龙镇,有众多据木兰传说而得名的胜迹木兰湖、木兰天池、木兰天寨等。而河南虞城营廓木兰祠保留有刻写木兰生平的石碑,碑立于元代元统二年(1334),碑文三千多字,翔实地记载了木兰的出生地、姓氏、事迹以及家人资料……

裴高才:木兰文化博物馆,木兰文化从这里走向大众、声噪中外

 

昨天12:27左起裴高才向葛天才、付永祥、叶蔚璋与袁超越赠《“铸剑”先驱蔡以忱》 木兰文化博物馆于2017年11月建成并试运行,2018年被武汉市社科联授牌“武汉市社会科学普及教育基地”,2019年在

位于武汉市黄陂区姚集街木兰花乡的木兰文化博物馆。

非物质文化遗产“木兰传说”拥有口耳相传、史料传承、文艺传承与文物收藏展示等多种传承形式,其中,由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木兰传说”代表性传承人叶蔚璋创办的民间博物馆“木兰文化博物馆”,自被列为武汉市社会科学普及教育基地之后,辐射武汉及其周边地区,影响海内外。

木兰文化博物馆展示的木兰将军彩塑作品。

数十年来,叶蔚璋收藏了以木兰将军为专题的瓷器、雕刻、邮品、连环画,图书善本及各种艺术、工艺品等二十多个门类、五千件藏品。其中清代清花瓶“木兰从军”、清代光绪四年版“木兰奇女传”、民国木刻老雕版等,堪称一绝。2005年,他在湖北率先提出申报“木兰传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建议,倾尽人、财、物积极投身其中,并无偿提供其收藏的部分藏品充实申报材料。自2006年9月起,他的展馆走进木兰山、黄陂博物馆、居民社区等,开办“花木兰展览馆”,创办“花木兰展览馆”网站。2018年5月16日,叶蔚璋荣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2021年又被国家文化和旅游部评为20192020年度优秀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

叶蔚璋向访客介绍木兰文化藏品。

开馆以来,木兰文化博物馆积极传播木兰文化、普及社科知识,共接待各界参观团600余个,游客达数万人。2018年以来,迪士尼动画《花木兰》导演托尼·班卡福特带领剧组成员来馆观摩;台北黄陂同乡会理事长陈达康率旅台同乡、新加坡华侨程一恒等先后到馆参观考察。同时,博物馆接待华中农业大学等高校的“乡村振兴荆楚行”两岸学生团队,展示了乡村文化振兴的发展魅力,见证了“三乡”工程带来的深刻变化。在黄陂非遗进校园、进社区活动中,《木兰传说》非遗的传承方式与特点得到广泛传播,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木兰传说》与黄陂区非遗传承人联袂走进德兴社区开展文化宣传。

近年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台湾地区中天电视台等媒体曾在此拍摄专题片,叶蔚璋的事略与主要藏品图片先后收入国家级非遗专著《木兰传说》,以及《孝义感动中国》《无陂不成镇》等专著。叶蔚璋三十年利用文物宣讲木兰故事,让木兰文化走向大众、发扬光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