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huaxia.com/hb-tw/jlhz/etwl/images/20130617/439453.jpg
裴高才(左三)在《“铸剑”先驱蔡以忱》台北首发与研讨会上
http://www.huaxia.com/hb-tw/jlhz/etwl/images/20130617/439454.jpg
台湾新党主席郁慕明(左二)展示其题贺的“人文黄陂”字画
6月14日早上7时在青年志工的导引下,我们一行乘地铁,于8:50赶到青少年育乐中心,参加在这里举行的《“铸剑”先驱蔡以忱》首发式,还将参加在金瓯女子高级中学举行的研讨会。
《蔡以忱》是第一部描写大革命时期的风云人物蔡以忱的长篇传记文学。由笔者与朱芬合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推出。
当我们步入育乐中心五楼会议室时,发现新党主席郁慕明教授、旅台湖北同乡会理事长陈兴国将军、中北集团驻台办事处主任佀治洪等嘉宾,已经在会场鼓掌相迎。
仪式主持人、台北金瓯女子高级中学校长童中仪教授,首先介绍了《“铸剑”先驱蔡以忱》台北首发暨研讨会的筹备情况,并在校长读书会上向学生推荐了《蔡以忱》一书。笔者则简要介绍了“蔡以忱传”的创作过程与传主的伟绩。通过讲述蔡以忱在湖北省立第一师范读书时,创下连续夺得十个第一名的纪录;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传主的铸剑、磨剑与亮剑人生。希冀两岸鉴往知来。接着,郁慕明主席从2009年他为拙作《无陂不成镇》挥毫题字破题,阐发黄陂人文自古至今产生的炁(通“气”)场作用。认为《“铸剑”先驱蔡以忱》在台的首发与研讨,可为两岸关系的发展产生正能量。
一直致力于两岸文化交流的佀治洪主任,通过回顾笔者编纂的二十多部古今中外名人传记等人文图书赴台交流的成果,希望两岸青年通过阅读“蔡以忱传”,踏着名人的足迹,争做两岸交流的接力人,为实现中国梦贡献心力。
身兼台湾中华文化经济交流协会副理事长、政治大学社科院高级研究员的陈兴国先生,从拙作《田长霖传奇》《首义大都督黎元洪》谈到“蔡以忱传”,希望两岸青年通过此传缅怀先贤,开创未来。东道主台北市青少年育乐中心执行长陈光陆也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
第二环节转到金瓯女中,笔者会同台湾文坛“常青藤”、著名作家司马中原,中央大学前校长余传韬教授,以及童中仪校长,同来自湖北、河北与台北两岸三地的大中学生频繁互动,十分热络。这也是笔者首次进入台湾校园交流。
笔者与司马老师的神交始于2005年,创作《玫瑰诗人彭邦桢》之时。因司马与彭氏早年谋旧,笔者就将《玫瑰诗人》书稿寄给他审定。这位从抗战炮火中走来的作家,审读后以十分严谨的态度,通过越洋电话指出了与事实不符的相关细节,笔者虚心改正。为表达对老人的感谢,此次笔者在现场所赠的《蔡以忱》上写道:“后学一拙作,奉献老文星;恳请重开导,虔诚洗耳闻。”并展示了书法家李青宽书赠的“文坛老司马,风采掩昆仑”字画。司马老师则回赠了记录着他的风采的大型画报。同时,笔者与佀治洪还联袂向郁慕明赠送了字画“魂系中华,泽被两岸”,向陈兴国、童中仪、陈光陆赠送了“传播文明”“金瓯奇葩,两岸流芳”等书画,郁慕明则展示其题赠的“人文黄陂”以贺。(裴高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