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高才_冯天瑜历久弥新的中国文化元典精神-武汉学刊202101_

标签:
非虚构文学裴高才文化历史作家文化学者 |
分类: 作品评介 |

冯先生在《弁言》中指出:
中国学人记史、载思,初作于西周王官,再创于散落民间的东周诸子,形成以“五经”(《诗》《书》《礼》《易》《春秋》)为枢机,博议于诸子(《论语》《老子》《墨子》《孟子》《庄子》《荀子》《韩非子》等)群籍,我们称之“中国元典”,其间创制的范畴(天—人、道—器、阴—阳、自然—人为、善—恶等),构造了中国人的基本思维纽结,而其铸就的经验理性、重民尊君的政治理念,乃至向善好学、军政谋略,皆成为中国人带有本根性的精神资源,我们将其称之“中国元典精神”。
何谓“元典”?丨冯天瑜 姚彬彬著《中国文化元典十讲》第一...
https://dss2.bdstatic.com/6Ot1bjeh1BF3odCf/it/u=195798548,3391232632&fm=218&app=92&f=JPEG?w=121&h=75&s=26E2DC5EC41569DE1F9786F10300B01F
2020年11月24日 《中国文化元典十讲》弁言
文字的发明与使用,同金属工具的发明与使用,一起构成人类跨入文明门槛的标志。有了文字,人类方可记录自己的见闻、行迹及思考。这种记述由浅入深,由零星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