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昌德:先驱铸剑图救国,作家著书励后昆-评裴高才肖咸焱《“铸剑”先驱·蔡以忱》修订本

标签:
非虚构文学裴高才铸剑先驱蔡以忱作家文化学者 |
分类: 作品评介 |
先驱铸剑图救国 作家著书励后昆
——评裴高才肖咸焱著《“铸剑”先驱·蔡以忱》修订本
《“铸剑”先驱·蔡以忱》(修订本)这部长篇传记文学作品于2021年6月15日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系统叙述了中共五大代表、首届中央监察委员蔡以忱烈士的光辉一生。
全书融史实性、文学性和思想性于一体,主笔裴高才通过详查民间谱牒、访谈知情人士,亲临现场考证历史细节,独家描述了蔡以忱这位清官后裔、理学世家、大学教授走出书斋为民救国的心路历程,以及投身大革命、参加秋收起义、创建与领导湘西特委的革命活动轨迹,讴歌了蔡以忱追求真理、不畏强敌、舍己为民的高尚革命品行。该书内容有以下特点:
为史求真、以据服人。该书以客观性见长。出版前,其它有关史料介绍传主出生年月和牺牲地等重要事件错漏明显。为去伪存真、还原真相,作者会同烈士后裔历时数年奔波六省市和俄罗斯搜寻第一手史料,终于弄清有关史实真相,使烈士事迹及崇高精神能得以更久传扬。作者先从《蔡氏宗谱》入手,获取出生年月及身份等直接证据;之后循据奔赴现场,努力开掘珍贵史料,最终得以矫正之前其它出版物的多处错误。作者走进安源纪念馆,查获董必武1961年口述介绍蔡以忱入党的铁证;前往烈士当年任中共湘西特委之地常德,拜访党史专家并查阅《中共澧县地方史》,订正烈士牺牲地点为湘西澧县,确定就义时间为1928年10月25日。该书以三重史料证实,用“良师益友”“迎接北伐”两章铺陈,述说了蔡以忱走出“象牙塔”投身大革命熔炉的前因后果。以当年《武汉评论》《汉口民国日报》等报刊,蔡以忱所写序言、校歌、讲义和记者会答问录等原始史料为依据,以当年亲历者的回忆录、采访记录等旁证史料相印证,多角度地再现了蔡以忱由一名传统知识分子成长为一名“农运领袖”的不平凡经历。该书以翔实证据作支撑,以繁而有序的文字作铺叙,可读性强。著名史学家皮明庥和涂文学评价:“这部《蔡以忱》,从总体上回归了蔡以忱烈士的历史原生态,是第一部全面系统叙介蔡以忱行状的信史。”
文笔传神、生动感人。打开卷首,可见左图右史,一柄铜剑把读者带入中共五大会址;接着,作品从鲁迅《铸剑》入题,生动介绍传主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的活动情况。该书故事引人入胜,细节描写“有血有肉”。以鲜活语言再现蔡以忱传主忧国忧民和所行所为。作者以诚挚崇敬之心寻访先烈路,通过艰辛寻访和考证完成此部传记,独家披露蔡以忱这位清官后裔、辛亥烈属、“铸剑”先驱、农运领袖的出生之谜、治学之道、革命伴侣,客观反映传主筹备中共五大、安源锄奸、湘西就义等实事真相。作者饱蘸深情叙写传主崇文尚武的才气和豪情,刻画其革命气节和为民情怀,展现其高尚精神图谱;循事物发展之理,围绕人物真性情,热情讴歌其血染湘西风采;在介绍烈士家书与绝笔诗形成时,深入传主内心,述写豪情壮志……情景交融、图文互补的呈现,令人阅后有感有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