灿川:西藏,我用什么词汇描写你?

标签:
生活 |
分类: 人在旅途 |
飞过千山万水,飞机徐徐落在了拉萨机场。伴随着微信朋友圈朋友的问候:“有高反吗?”“要注意身体保暖,不要做剧烈运动,避免高原反应。”“姐,终于实现夙愿了。”“多拍照,多发照片,让我们跟你一起游西藏”、、、、、、我似乎在梦里一般。
大脑依旧在天空,俯视着这片神奇的土地。我绞尽脑汁搜索着大脑,贫乏的脑海仅有的一些词汇跳出:白云,像雪白的棉花,又像一团一团的白鸽群,飞跃在崇山峻岭;雪山,跃出云层,像剑又像雪白的花卷馒头,绵延起伏;五月的拉萨山顶,昏黄一片,看仔细,一些不旺盛的黄色枯草,贴紧了并不肥沃的土地;一些东一处西一处稀疏的蒺藜,还没有露出嫩绿,扎根在不深的山坡上;河流,蜿蜒流动着纯蓝色,又或许是纯绿色;稀疏的树木装饰着河流两岸;荒凉的山坡,多了些风马旗,藏民房上多了些五色经幡;援藏建设的房屋整齐有致,藏民房手绘制的花花绿绿的装饰线条。这些景象让我猛惊,我真的踏上了这片神秘的土地。
久违了,西藏。
大脑里一直是这样的字句在晃动:“西藏,你等我等了那么多年,我怎么能辜负你的一片痴情! 心怀万般柔情奔向你~西藏!”是啊,西藏,我终于来了!
心,早已飞了起来, “那一天,那一月,那一年”回荡在耳边,我想尽早的去看看世界上最美的情郎——仓央嘉措居住过的寝宫~布达拉宫。早已忘记了朋友的叮嘱:“刚到不要剧烈运动。”我不知道,西藏的日落来得那么晚,跟我目前所在的城市~蒙城,日落相差了两个小时。我只是兴奋,不时的握紧拳头,西藏,我终于来到了你的面前。我强烈的想看到我心中的布达拉宫。
当我真真切切的站在了西藏的布达拉宫广场前,仿佛在梦里一般。以至于我日后的几日行程中,跟随着西藏的导游,游走在西藏的山山水水,我大脑似乎已经冻结了。我找不出合适的词汇,写不出我所见到的西藏。我不知道用什么词汇描写它,昏昏然跟着感觉走,或许是高原缺氧,或许我本是词汇贫乏,又或许是西藏功课做的太少。总之,用蓝天白云,用空旷,荒凉,用虔诚,用圣洁都难以形容我所看到的西藏。
我只是坐在汽车窗边,不想放过任何美景,不停的拍,不停的拍,不停的发朋友圈,不停的发朋友圈。我不想让我的朋友们失望。我想让我的双眼,代替他们的双眼,用照片诠释一个我们不太理解的西藏。我的目光,对准了五色经幡,对准了祈福的玛尼堆,对准了藏民手里的哈达;我的手机镜头,聚焦了转经桶的藏民,聚焦了磕长头的男男女女;我的大脑,装满了壮观的雪山,装满了美丽的叫措的那些湖泊,装满了吃草的牦牛;我的脚步,走过了那些知名的雪山脚下。
我只是昏昏然的在车里记些流水账,脑海里闪出的是扫描,扫描,尽可能多的扫描。或许此生来西藏只有这一次,尽可能的把这块神奇的土地,多留在我的手机镜头中。我想让我朋友圈渴望西藏的人,尽可能多的看到,跟我一样看到这个我们不熟悉的地方。让每个人理解的西藏,去震撼不同人的大脑神经。
11天的西藏之行,带着照片,带着感悟,我回来了。而此刻,依旧晕沉沉,上飞机前留在朋友圈里的几个字,飞入脑海:“西藏,居然以这种方式,挽留我。 你知道,为了你,我渴望了很久很久。 于是,在我要走的这一天,你用飞机晚点,挽留我。 我知道,你对我的不舍,正像我对你的不舍一样。”是的,西藏,依旧需要内地的资源,需要内地人的援助。包括物质的,也包括思想的。
我知道,我这样一篇散文,只能够以全景式的角度去俯视。就像在飞机里俯视的高山,郁郁葱葱的森林,不能够仔细的看清楚一棵树一棵树的具体容颜;就像在太空俯视的地球,不能够清晰的显现一座高山一座高山清晰的外表。我只是走马观花逛了西藏,但是,就是这疾驰的脚步瞬间的游走,足以让我的大脑震撼之,以至于心情久久的难以平静,足以够让我未来细细的去品味咀嚼。
这里,与我所走过的城市、高山、林海、湖泊,完全是天壤之别。这是一块人们尊崇的净土,一个全民信仰佛教的地方。这是一个在大昭寺前,几百人甚至上千人磕长头的地方。更有甚者,远隔几千公里,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磕长头,一步三叩首,匍匐着三年五年到达布达拉宫,到达大昭寺,只修来世的藏民。是一个有着塔葬、天葬、水葬、树葬、火葬的地方。是一个女人可以同时嫁几个哥兄弟,一个男人可以拥有几个女人的地方。是一个藏民每天只吃糌粑、酥油茶、青稞酒的地方。是一个缺氧、缺食物、缺绿色的一些山峰终年积雪的高原。
http://s3/mw690/001cowv8zy7buUmGCCC02&690
这里,太多的高山只长些荒草,只长些蒺藜。我看到的是藏民成群的牦牛、大片的牛羊在吃草,短短的黄黄的草地,稀少的树木。我看到更多的是绵延的雪山,是大片大片的不长树木的荒山峻岭;这里有这样一个民族,脸色被晒的黑红的男女老少,这是一个有着强烈藏传佛教信仰的民族。这里的湖泊,被叫做这个措、那个措的地方,美的跟在仙境里一样,比如海拔世界最高的咸水湖~纳木错,比如俊秀的巴松措;这里的雪山,是世界最美丽的雪山,也是世界之巅的雪山,譬如世界最高峰的珠穆朗玛峰,譬如美丽的南伽巴瓦峰;这里是挑战人毅力的地方,比如缺氧,比如寒冷,比如海拔5248米高的嘉措拉山口,比如登珠穆朗玛峰的人们,比如路途险要,比如海拔高度到内陆缺氧的50%,到了人自然呼吸的生理极限。这里,看到的是内地援藏正在修建的公路、铁路、民房、人们。等等,等等。
此刻的大脑,映出的是布达拉宫的壮观;是林芝美丽的1600年的古桑树;是神秘的南伽巴瓦峰捉迷藏般的半边脸;是藏民为我们倒来的带了腥味的酥油茶;是美丽的纳木错湛蓝的湖水;是蜿蜒震撼的雅鲁藏布江的大峡谷;是世界之巅喜马拉雅山顶映出橘黄色的日出和日落;是遍地的藏猪和随便跑动的牦牛。这随意的一瞥一瞥,都足以让我写成一篇一篇的文字。但是,感觉都是走马观花轻浮的文字,这里一切的一切,都不是我所看到的外表那么简单。
西藏,我拿什么样的词汇去描写你?西藏,你这块世人瞩目的净土,我根本搜索不出足以描写你的词汇。也许,只能够慢慢的让你在我大脑里发酵,让我更多的阅历,直到我真正懂你的那一天,我才可以细细的描绘你。
此刻,脑海里幻化着。浮现的是一个广州的小姑娘,离开珠穆朗玛峰时候的眼泪;是一个游走各地的山东小伙子说的话语“我如果能够从珠峰回来,我就好好的工作赚钱”;是珠峰脚下藏民帐篷里拉巴顿珠手拿的“海螺”,那是几亿年之前的海螺,是藏民爬山捡到的“海螺”化石;是世界最高峰的日出日落和璀璨的星空;是四川的一个老板,手里拿的藏民卖的银碗;是自驾游的女人,她美丽漂亮笑盈盈的说自己57岁。是布达拉宫前一个磕长头的藏民,温和的笑容。我似乎一生也为了这一天,能够看到世界之巅,能够挑战自己的生理极限,能看到这块神秘土地的一方人,怎么能够不激动哪?那眼泪到底为什么而流,或许,不是一般人能够理解的。或许,只有强烈感情的人,才能够为珠峰夜晚的璀璨星空动情,被征服珠峰海拔5200米的高度而欣喜,为抗得住内地40%的氧气心存感恩。为自己而感动,为美景所倾倒,为中国有这样一块净土而动情。
是的,我们能够征服一座高山,我们就能够征服自己的命运,过自己想要的生活,遇到一个更优秀的自己。也许,来西藏的人,目的不同,但是一个共同的目的,就是看到我们常人所看不到的风景,领略常人所不能够领略的景物,也许,这一生就值了。
此刻,离开西藏的第二天,我醉氧晕晕的敲下了以上的文字。对西藏,依旧找不出合适的词汇描写,我不能够给我看到的西藏一个确切的定义。
西藏,我用什么词汇描写你?
是这些词吗?耀眼的太阳、喷薄的日出、白云状的银河、如海的繁星、清澈的湖水、俊俏的雪山、淳朴的藏民、圣洁的净土、、、、、、似乎是,似乎又都不是,我描绘不出这块土地的神秘和神奇。
我只知道,它在中国的版图上很神圣,是一个我们不能够割舍的地方,是一个宝藏满山的地方。是仓央嘉措的柔情呼唤~“来我的怀里/或者/让我住进你的心里/默然/相爱”。是我一直向往看看的地方,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想去走走的地方。
http://s1/mw690/001cowv8zy7buUjjuBq20&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