邦尼视点:承诺是金吗?
(2008-09-21 15:01:59)
标签:
承诺处罚财经 |
分类: 邦尼评论 |
邦尼视点:承诺是金吗?
伊利、蒙牛、光明等21家中国问题奶粉企业的负责人,20日集体向国家质检总局副局长蒲长城递交质量安全承诺书,向社会做出五项承诺,表示为问题奶粉事件感到耻辱,将永不再犯。这也是笔者第一次看见这样的承诺形式,这样的承诺在某种层面是需要的,但在含金量越来越少的承诺面前,如果我们仅仅通过这种承诺来安抚被伤害的消费者,其实在用另外一种方式又在伤害他们。
因为承诺不是金,尤其是很多企业在很早的时候就承诺过,但并不是我们现在不需要,在我们需要这些企业的承诺时,消费者更需要的是看到在违规时,高额的处罚,象目前所有涉及到被检出三聚氰胺的奶制品的企业,都应该根据其当年的销售总额给予二倍的处罚,把这些钱汇集起来成为消费者被伤害后的索赔的基金。
如果我们此次乳品业中被检出三聚氰胺的奶制品的企业,仅仅是几个厂长书记的下台,以及更高级别的领导连坐,就可以遏制住这样的造假违规的话,那么让我们继续生活在提心吊胆的环境下吧,只有象“三鹿”这样的而企业,严格按照重罚的原则给予处罚,这也是最实在对消费者的一种补偿,让那些被伤害的健康以及生命的价值得到充分的高额补偿,才会遏制那些违规造价的成本,才会让那些丧失道德底线的不法分子考虑一下自己违规的成本,国家和政府真的不要再为那些企业和地方经济利益的得失考虑,因为他们在做的不是为了国家的利益,而是在断送执政党的前途和政府的信誉,如果国家和政府在这个问题继续含糊不清,那么就是在自挖墓穴。
因此笔者觉得这些企业家承诺尽管很动听也很真诚,但如果没有这样高额的重罚体现出来,那么这些承诺的含金量在这个被利益所驱动的时代含金量会非常的低,要让这些承诺具有十足的含金量,就必须让已经违规和犯法的企业支付出昂贵的真金白银来体现这种承诺,只有这样才会让这些承诺成为金,国家也是要如此,要对自己的言行承诺兑现,体现出来以人为本的国家理念,体现出来和谐社会的本质内容,如果就此以一种承诺来安抚被已经伤害的消费者和受到惊吓的消费者,那么这种出发点就会远离自己所制定的目标。
让所有的公民能够放心地消费,安心地生产,不是一句轻松的口号,是需要我们所有拿着人民俸禄的官员扣心自问,我为这个国家和人民做了什么?如果承诺不是金,那么我们已经看见的悲剧就是果。
前一篇:邦尼论市:千股涨停之后的市场性质
后一篇:邦尼论市:股指往上走、仓位往下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