邦尼视点:“双石”是否绕开了暴利税?
一则新闻报道,再次把中国的“双石”推向了暴利税的漩涡,“《新闻晨报》报道,据了解,石油“暴利税”的学名是石油特别收益金,从2006年3月起开征,其征收办法与个人所得税相类似,起征点为40美元/桶。去年下半年,中石化将主要油田挂靠的国际原油品种从“辛塔”改为了“杜里”,而今年5月,中石油也将挂靠品种从“米纳斯”调整到了“辛塔”。有媒体指出,上述品种的价格差异较大,通过调整挂靠基准价,两巨头使每桶所缴的石油“暴利税”少支出2到3美元”。
也许现在谁也得不到准确的数据以及金额,不过从“双石”的一些销售数据中还是能够大约了解到这笔庞大的金额,否则也用不着“双石”采取那样的变通手法,但这些不是最主要的本质,如果“双石”确实按照媒体所报道的那样,通过改变挂靠品种躲避了暴利税,不仅说明我们国家对于税收征收的一种弹性漏洞,同时也在表明象这样的国企都会采取变通的手段,更何况那些小企业了。
尽管中国目前的税收一直在大幅度地提高,但并不代表我们的税收征收工作已经很到位,因为象“双石”这样的国企,我们都知道是在国内和国外上市的中国垄断性企业,如果这样的国企涉及到绕开暴利税的行为,首先不仅是对所有中国企业的一种侮辱,其次是这种绕开之后的截留下来的财富,将被所有市场投资者所分享掉,而“双石”最大受益者就是那些境外的持股者,但对于国内投资者的分配可以说微乎其微,另外我们从媒体上也看到国家财政正在考虑因为国家调控油价的政策原因,还要对“双石”进行的财政补贴,这是笔者今天想要写的关键所在。
象我们这样的“双石”国企还有多少,国人到底要为这些垄断企业承受多少的财政负担,而他们一边却还在绕开这种暴利税的征收,这对其它很多企业来说是一种极为不公平的行为,也是违背市场自有竞争的精神,尽管笔者也知道在目前国内市场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市场化竞争,但我们真的不想看到,我们这样的国企,会通过这样不光彩的行为去实现所谓业绩效应。
至少从笔者的理解来看,如果真的出现这样的问题,也说明我们的很多垄断性的企业,该纳入市场化的轨道上来,对于这些垄断性企业的补贴来执行国家的调控政策,也未必是最科学合理的办法,因为国家的这种补贴还是扶持,不会改变国内的这种垄断下的供应弊端体制,我们只有学会放开,学会竞争改变和改善我们目前供油体系,被垄断的行业只会让更多国民的财税为其买单,而又改善不了我们的实际问题,而国家财政的这种扶持又大部分流进了境外投资者的腰包,这是非常可怕的行为。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