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邦尼解读:股市公交车-------媒体信息(080617)

(2008-06-17 09:27:28)
标签:

信息

解读

财经

分类: 邦尼评论
  

     邦尼解读:股市公交车-------媒体信息(080617

证监会:出台政策不会阻碍市场发展

   昨日,中国证监会机构部主任黄红元表示,证监会无论出台任何政策或者一个规则的制定、起草、颁布,都会关注它对市场的持续良好发展是否起积极、好的作用,而不是起阻碍作用。

解读:

    证监委的愿望是好的,但证监委是没有权利的,能够出台政策的不是证监委,证监委在这个市场上仅仅是工头,能够影响中国资本市场的部门太多,因此中国股市必然是一个在有利益的时候,谁都想来分一杯,而在触及到自身部门利益的时候,谁也不管事情。

    政策性跳空却空就是这样出来,救市的期待救市这样出来的,为什么市场投资者期待救市呢?应该说这个市场的最终受害者是国家,国家理应对自己的利益关那注,但谁是国家呢?

    为什么象美国的资本市场上,很少有官员对其说三道四,无论媒体政府官员,充分尊重市场投资者的群体利益,尽管象美国这样的纯市场化的市场,也会出现内幕交易和利益输送,但其代价也是昂贵的,而我们呢?我们看到过谁在这个市场付出过昂贵的代价呢?

    作为一个市场监管部门,对于市场的理解仅仅如此,我们还能期待更多的什么呢?那么多年的特别处理公司下来,我们做了什么呢?除了不断增加新的特别符号,我们还能做什么,看看南估权证,就知道证监委所能做的也许比我们想象的更少和更有限,否则就是不作为了。

 

国内热钱或在5000亿美元左右

    通过对分渠道热钱流入规模的估算,可以看出,我国热钱大多形成于2005年之后,目前热钱总规模在6000亿美元左右。但考虑到该方法的高估,实际热钱规模可能在5000亿美元左右。

解读:

    既然热钱流进来那么多,那么这些热钱去了哪里呢?为什么我们会害怕热钱呢?为什么象美国就不会害怕呢?这里面总有其很浅显的道理在吧,而我们真的不知道热钱流向哪里吗?那么央行的这些调控手段是针对谁呢?

    然而从目前各种信息来看,在央行大力进行对过热还是通胀的宏观调控象是有针对性的,但其结果是我们谁也不愿意看见的,因为央行根本就在跟一个看不见的对手在较量,而且是注定无功或者是自残的行为。

因为我们已经看见在人民币不断升值过程中,中国很多产业所进入的不仅仅是震疼了,很多已经不复存在了,我们以为这是在改变产业升级,其实是从加工做鞋转移到加工做电脑而已,做汽车等等,依然是打工,这样的调整产业无疑是徒劳的。

    同样随着信贷资本的不断抬高,更多的中小企业将面临更加昂贵的信贷成本,也为那些能够通过权利打通银行信贷的更多权力者,提供了垄断的灰色可靠保障,为什么我们在两税合并之后,外商会提出给一个干净的投资环境,就是因为我们的经营的成本很高,才导致国内市场始终启动不了。

    而热钱在这方面远比国内更多的资金敏锐,也更有深厚的背景,否则就不是热钱了,仅仅只能称为游资,央行现在的政策根本伤及不了这些“热钱”,他们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流入了股市和房地产,我们可以试目以待,随着央行这样被误导进入,在股市最终在伤害的我们已经看见是国内的投资者,在金融领域是我们国内的那些商业银行,他们将又会出现更多的新的不良信贷出来,这是我们的信贷体制所决定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