邦尼视点:商业银行集体违规彰现金融信贷体制缺陷
央视《经济半小时》报道,目前,深圳房价急速下跌,今年4月比3月环比下降约13%。调查发现,建设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的深圳分行都放松了对央行关于第二套房贷款规定的执行,还可以按第一套房的首付比例和利率办理按揭,变相为购房者提供优惠。
四大国有银行深圳分行的集体违规是一面镜子,从这面镜子中,我们不仅可以看到深圳楼市的现状,也可窥见其他地方楼市的现状,更从这面镜子中,让我们看到的是中国金融信贷的制度性缺陷,因为中国的金融系统严重依赖政策性的商业行为,在有利于自己利益的时候会积极执行,在不利于自己的时候却会变通进行,而在这样的体制下,我们的监管就跟纸老虎一样,被逮着只能是运气之差。
这也是笔者不认可央行这种学做别人的模式碎步不断地上调加息,要知道在不同的市场环境下,这种手法所带来的结局也许是最差的选择,中国是一个看起来已经市场化的市场,其骨子里到处弥漫着权利和领导意志的行为,我们现在这种行为可以说是在自残,因为刚刚从德意志银行最新一份研究报告认为,伴随着人民币升值和后续的升值预期,大量的国际游资正在进入中国。报告预测,实际流入的热钱规模甚至超过今年前四个月的官方外汇储备增量,达到3700亿美元。
中国人民银行数据显示,从去年开始,外汇贷款的增长不断加快。今年一季度,外汇各项贷款增加488亿美元,同比多增462亿美元,增加18倍。而4月份的数据更甚,外汇储备余额增长744.6亿美元,创单月外汇储备增长历史新高。其中,贸易顺差和单月外商直接投资合计增长只有242.8亿美元,"不可解释性外汇流入"则高达501.8亿美元。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一味地自残并不能解决掉实际的流动性过热,而股市和中小企业却已经真实地呈现出其被破坏性的一面,在央行不断提高这种金融系统的成本和收紧其信贷,但这些金融企业为了自身的存活,也就不得不进行违规操作,尤其是在这些金融企业信贷过程中,很多时候的倾斜是朝向国有大中型企业,因为贷给他们的业务风险还是政治职务风险都会相对要小,因此他们很难能够从企业真实的需要去放贷,这也是我们的金融信贷不具备优化资源的最好配置,很多时候是按照政策和领导的意志在执行。
这也是中国的很多商业银行股权会被贱买的缘故,因为这是集体的也是大家的,这是一个空同的概念,谁会为那些已经或者还将要被贱买的金融股权追究呢?四大商业银行的违规怎么样呢?难道还会有更有效的办法遏制吗?就跟我们的基金经理一样,是谁让这些基金经理在其位工作的呢?难道真的是因为他们的业绩吗?还是那些获得投资收益的投资者,他们有权决定一个基金经理的命运吗?显然决定一个行长和基金经理的道理是一样的。
中国按照这种金融思路走下去,其爆发金融的风险仅仅是迟早的事情,而且是躲不过去的,而我们也往往会把这些归咎于境外资本和境外势力,其实是我们自己在制造风险和危机,因为我们不知道怎么去解决,只知道最简单的办法在大坝上引爆分洪泄流,却不知道就在这个时候给整个大坝留下了裂缝。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