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邦尼解读:存款准备金又上调了

(2008-05-12 17:11:29)
标签:

准备金

财经

分类: 邦尼评论
    邦尼解读:存款准备金又上调了

也许这不是最后的一次上调,频繁的地动用这种金融工具至少说明,央行对于目前金融局面的调控能力非常有限,要么就是缺乏足够的预见性,要么就是我们的金融领域的环节脱节了,要么就是我们无法掌控人民币自身的运行节奏,因为我们已经失去了自己的主导性,美元的贬值既是一种趋势呈现出现来,也就意味着我们还必须跟在后面既要治疗外伤还要治疗内伤。

央行这是年内第三次的上调存款准备金,08年第四次上调存款准备金,市场的钱到底是哪里多出来的呢?对于市场投资者来说,到底会带来那些影响呢?

从对市场投资者的直接影响来说:紧缩货币政策带来的不利影响主要包括上调存款准备金、贷款增速放缓、推迟信贷、加息促使的存款活期化,及完全不对称的加息;而有利影响包括基准利率上调、贷款的重新定价促使净息差提升。

    对于银行板块来说,一个更为重要风险是经济出现下行风险后可能会导致不良贷款恶化。 银监会本月13日公布的数据显示去年第四季度,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达到1.268万亿,较之上一季度上升166.4亿元,但占全部贷款的比例不变。不过上升的主要原因在于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回升。

金融股的这种短期风险其实已经在走势上体现出来,但是否会是长期的风险呢?笔者认为不构成长期的风险,至少在目前经过这种充分的调整之后,我们到是可以寻找恰当的时机可以介入。

其实就央行这种希望通过金融工具来调控资金,从笔者的肤浅角度来看,这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我们不可能通过这样的手段完全达到格林斯潘那样的效果,因为我们的市场不具备美国金融市场的环境,至少在市场化上远没有达到那种市场化水平,而中国金融市场的这种资金过剩,更主要的是来自两方面,首先是我们无法有效地监管国际资本的流入,以及流入的方向,其次是国内信贷体制的弊端,央行所希望采取的这种金融工具手段,不是不会显示出效果,一旦这种出现那么整个经济也就遭受了伤害,没有出现又控制不了。

这就是央行现在可能最头痛的问题,因此笔者认为金融市场不是单靠央行的这种金融手段就能够解决问题的,其实现在很多企业还是很多领域依然很需要钱,问题是这些资金流不到这些需要资金的地方去,我们没有配套的政策支撑这种市场化,这也可以说是央行所动用的这些手段最后会伤害自己,这是我们看见央行总是在不停地忙来忙去效果甚微的缘故。

如果我们不能有效疏通资金的合理流向,而仅靠动用这种一棍子打下去的办法,我们迟早会看见被误伤的整个经济的节奏,也许这就是草根的理解角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