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邦尼视点:中国股市场再次选择了代价最大的调控

(2008-04-11 08:51:59)
标签:

调整

财经

分类: 邦尼论市
   

邦尼视点:中国股市场再次选择了代价最大的调控

 

    也许中国资本市场最黑暗的阶段已经触及,因此也无所谓再怎么样了,因为中国股市本来不应该选择这样的代价来进行调整,尤其是不应该选择在这个错误的时机,因为我们用惨痛的代价换来的股改局面,并且在市场制度上也跨越了最艰难的门槛,股指还是市场的信心都到达了一个新的境界。但我们却没有把握历史给予我们的这样一次机会,继续借势和顺势把本来就脱节与中国实体经济的股市进一步做大做强。

    当中国资本市场的股市处于这么好的发展环境下,指数也站上历史新高的6千点,但市场却异乎寻常地出现了泡沫论,笔者不否定当初市场的过热和局部性的泡沫,然而我们采取了一种结局还是代价都是最坏。

    任何一个市场都不可避免会出现这种泡沫,尤其是中国的资本市场更是如此,我们本来应该加大对市场的制度性建设,用更多的实体经济去消化泡沫,也就是加大优质企业进入资本市场,让市场的泡沫用中国更多优质的企业去稀释。

    因为中国的资本市场跟我们现在的实体经济脱节太大,而这样的机会出现时,我们却选择了用印花税突然的调节,以及对资本市场资金供給和基金审批的行政手段进行了严厉的调控,而不是从制度上去完善做空机制,以及对上市公司和市场内幕交易等监管的建设,尤其是对那些连续几年一直亏损的企业特别处理等等脱离市场化的手段,导致了市场更多地进行无为地为这些不给市场带来财富的上市公司支付社会成本,这就是大量上市指标给了一些低效的国有企业;而投资者由于投资渠道有限,只能在股市里选择投资对象,这也造成了很多乌鸡变凤凰,使得"壳"变得很值钱,也使得更多的投资者追逐内幕信息。
  只要能上市,好企业坏企业没有区别,这成了一种奖励机制。政府用这种方式奖励垃圾企业,给全社会塑造一个非常坏的榜样。这实际上是变相惩罚了好企业和好经理人,最后就是劣币驱逐良币,逼着好的企业要么远离、要么也跟着学坏。
  结果,好的民营企业只好到境外上市,而那些能到海外上市的行业恰恰是中国现在的创业热点,也是最具有创造财富的企业,结果就是大量好企业产生的利润都奉献给了境外的投资者,但就是这些优质的企业却不能在中国的本土资本市场上市,中国的资本市场怎么会不出现泡沫呢?又怎么会对目前中国的通胀和过热记忆过剩起到稀释作用呢?

    我们现在结果就是在把泡沫挤干净的时候,也把市场的融资功能以及资本市场所要发挥的作用都扼杀掉了,也就是市场总是在说的一放就泡沫,一抓就死掉,因为我们资本市场的理解太幼稚和太肤浅所导致的,所以上市公司进入资本市场之后,更多就是如何想办法在市场圈到更多钱,而不是给市场创造更多的投资回报,因为上市就意味着包赚不赔的买卖,这样的资本市场怎么会为中国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带来强劲的发展动力呢?

    也许本轮中国资本市场用100天多天的暴跌诠释了这个市场弊端,也诠释了我们选择了一次最差的调控,也许这就是我们中国资本市场发展所必须要支付的代价吧!但愿不是国家利益和国家意志的一次丧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