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还有“人”吗?

(2011-04-09 22:48:44)
标签:

杂谈

中国还有“人”吗?


写出这个题目,心中不免悲怆!

可能有人问,你我不都是人吗?我可以告诉你未必。因为,在一个不断创造人上人和人下人的社会里,已根本不存在实际意义的人。

所以,中国的所谓“人”只有两类,一是神,一是鬼。只在你仔细看看你的身边,你也许会看到一条或稳或暗的线。将人分成人上人和人下人。有的人,已不习惯做人,只愿为神。而另一部分人,很想做人,却总不能如愿。这条线,把人人为地划分成了神与鬼。

传承了很久的一句大家都熟记于心的“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这句话,我们就知道,它一直是我们这个社会成员,不是用来教育下一代,就是安慰或庆幸着自己的座佑铭。

当然也有人会常告诫自己或后人"做个普通人就好”。可是内心里,不见得不期待着“人上人”的生活。

也有人会以“名哲保身”的格言来处世教人。还有人会豪言“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等等……

从以上的“名言”中,我们并没有看到,谁真正想做个人。


人上人。即是人,应是平等的。何来人上人,既然把自己看做人上人了,也就成了神。自觉是神的人,自然处处自优于这个社会。他们认为,自己的一切,包括意识,利益,行为,都是可以凌架于他人之上的。就拿最近药家鑫撞人后又八刀捅死少妇张妙的案例来说,当药家鑫以如此凶死手法致无辜打工女张妙生命时,他所想的是自己是重要的,而这个村妇算不得什么。甚至毫无理由地认为“这此人一定都很难缠”。如果被缠上,那优越的一切,岂不要受损失?于是,一个这样的人上人,结果了他眼里的人下人。他们这类人,早自我神化成了神。

因而,处于社会低于他的人便是可以的任他们生杀的鬼。连其小师妹,都发出“是我我也捅!".你从中,是否读出了这些“神”们养尊处优的优越和不可侵犯感呢?

如果说,药与其师妹无知。那么那位说出“是弹钢琴的一种强迫性动作”的李玫瑾呢?同样站在人上人的高度,更以神的姿态,把一起残忍杀人案,辩解成“这个小可怜的孩子”只是有点机械化了而做出了变异的弹钢琴的动作而已。在她眼里,不同样是看不到普通人受害后的悲惨吗!

人上人们,没人把自己当人,也不甘做一个人,而是把自己当成神。自然神圣不可侵犯。还有那个神得不得了的孙东东不也说“99%的上访者有精神病”吗?他们眼里,除他们之外的人,不过是鬼而已!

我们似乎还把自己当个人看,但是,这只是我们自己的假想而已。实际上,在权力和富贵达到极致甚至是达到平均水平之上的,都不愿把自己当人看,更不会把别人当人看。不把你当人看,你不过就是活鬼和死鬼的区别而已。人都有七情六欲,喜怒哀乐,当他们根本感受不到普通人的痛苦,听不到普通人的悲鸣的时候,他们还是人吗?


有普通人吗?那些标榜自己做个普通人的人,又在那里?如果自已确实觉得自己是普通人的人,实际上,也不过是“神”眼里或手下的鬼。而愿意做普通人的人,也往往是在封神或争神时落榜后的自我安慰罢了。人,只是一道分界线。不为神,则为鬼。你不服也得服!

为什么这样说?因为按中国的宪法(外头的咱不用提了),一个人,起码有言论、结社、出版、游行的自由。可是你有吗?你没有,你怎么敢说你是个人?所以,愿意做普通人的人,不过是做着鬼想当个人罢了!


那么“名哲保身”的人,是不是就可以做人了?答案更是否定的。因为,这些人,保往的,只不过是一具行尸走肉而已。他们,因为畏惧于神的威力,知道神的残忍,怕麻烦上身,而对“鬼”们的苦难无动于衷。这些人,常常是弯曲着脊骨,夹着尾巴,目不斜视地按神的旨意前行,并忙忙碌碌又鬼鬼祟祟地为自己有朝一日成为神而鞠躬尽悴。这是一群真正的鬼并是一群更想成神的行尸走肉!

“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这句听起来的豪言壮语,您仔细解读一下,那不过就是“不成神则为鬼”的表白。在中国这个把人分成三六九等的社会里,达者,无外乎是得到了权与贵的人。而这些权贵们,一朝成神,哪个又去兼济天下了?哪个不是优哉悠哉地享受着?哪还管做鬼时的苦与痛。不仅如此,还把不如自己的人下人,视为是因为没素质的结果。

独善其身,才是鬼话一通。你确实可以独,但你绝做不到善!当面对社会恶行,你视而不见,你敢称你是善吗?当“鬼”们的苦难日益加重的时候,你听而不闻,你能说你是善吗?当不公横行的时候,你禁声无语,你哪来的善?面对吃的喝的用的以及你所呼吸的,都在日益恶化,你还独什么独,你还善什么身!

一条分界线,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能感觉的到。

试问中国,人,在哪里?


想成为人的人,有,但又不得不承受着继续做鬼的悲凉,或不得不面对失去做神的恐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