乞丐也是人(ZT)
(2009-04-10 11:33:18)
最近一段时间,经常在报刊看到一些类似病句的句子,如“领导也是人”“农民也是人”“民工也是人”“乞丐也是人”等,于是心里不仅犯嘀咕,这“人”到底怎么了?
何谓“人”?柏拉图说“人是没有羽毛两脚直立行走的动物”,于是一位学生把一只拔光了毛的公鸡拿给他看;帕斯卡认为“人是一根会思想的芦苇”,在拜伦眼里“人是一堆有生命的臭泥巴”,詹姆斯则认为“人是残酷而凶恶的禽兽”;《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人是会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等动物”,在马克.吐温笔下“人是能够羞愧和脸红的唯一动物”。然而,从现在社会上发生的一些事情看来,“人”却愈来愈向柏拉图、拜伦、詹姆斯的定义靠近。尤其是在看到“乞丐肛门被陌生人插钢筋,深入腹内苦熬4天”(《华商晨报》2004年8月10日)的这类的事情后,笔者这种感觉更加强烈。
这是出现在沈阳市和平区砂阳路路口和平桥桥墩下的一幕:一个流落他乡的拾荒者,被3个无冤无仇的人凶残地把钢筋捅入肛门30多厘米,持续四天,拾荒者过着非人的生活。但是在这四天非人的生活里,旁观者冷漠、管理者失职……让笔者记忆犹新的是,去年这个时间,在陕西汉中城固县,三位花季少年仅因几句口角便对一女乞丐暴打凌辱两个小时,当受害者拖着受伤的身体寻求帮助时,医生、警员、基层干部以及周围的群众竟表现出惊人的麻木,最终导致女乞丐命丧他乡。由此引发的讨论中,一位14岁的女学生感叹:乞丐也是人!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乞丐又是怎样的“人”呢?蜷缩于路边街尾的黑暗角落,伴随的是肮脏的垃圾与文虫,吃的是残汤剩饭,听的是嘲笑唾骂,从这种猪狗不如的生活看来,乞丐早已不再是字典上定义的“人”了,或许在那些医生、警员、干部、群众的眼里只不过是“一堆有生命的臭泥巴”而已。但是他们——那些冷漠的“看客”们有没有想过,如果失去了爱心、忘却了同情与行尸走肉有什么区别?我想,如果把柏拉图和詹姆斯嫁接一下,给“看客”们下个定义倒是很贴切——没有羽毛两脚直立行走的禽兽。
并不是想骂人,我早已找不到任何更刻薄的话来形容他们了。从先秦到现代,从《王大点庚子日记》到《丑陋的中国人》和《药》,“看客”的嘴脸早已被揭露殆尽,入骨三分。此时,我能做的也是唯一能做的,就是为马克.吐温给“人”定义感到“羞愧和脸红”。
很是羡慕金庸大师笔下丐帮中的人物,虽然也是蓬头垢面,吃残羹剩炙,但是他们团结互助,至少不会因为没人帮助而遗尸街头。当然,有一点还是值得欣慰的,从“大学生孙志刚”惊动中央到“乞丐李文兰”刺痛社会看来,“人”良知并未完全泯灭,我们的社会正越来越关注这些其实并不弱的“弱势群体”。
没有一个正常人愿意沦为乞丐,也没有一个乞丐不愿做正常人,他们也有父母,也许曾经还有兄弟姐妹、妻儿子女,他们也是血肉之躯、情感之身,虽然横遭劫难,他们并不怨天尤人,虽然命运多舛,他们依然珍惜生命,他们一样期望明天会更好,一样相信“活着就有希望”,所以才放下尊严脸面去乞讨,他们不仅是在乞讨生存,也是在祈祷明天。
真的,乞丐也是人。
然而,我更希望我们以后不再发出“人也是人”的感叹!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