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名景之十一(仙姑顶)
仙姑顶是一座集自然风光与神话传说于一体的山峰,叫做巍峰山。位于威海市区南望岛村西北部,距市内仅有5公里之路。仙姑顶主峰海拔虽只有375米,但此山却很有名气。
俗话说,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山不在高,有仙则名。相传仙姑姓郭,只有父女二人相依为命。郭女长到十六、七岁,品貌端正,生性伶俐,天生丽质。只可惜不知得了一种什么怪病,整天不吃也不喝,可仍然活着。久之郭姑娘得了道,成了仙,即为郭仙姑。郭仙姑原来居住在仙姑顶南面的小山上,那山顶上有几块石头垒成了牧童状,故称“看牛山”。“看牛山”由于比较低矮,小孩子们经常跑到山上玩耍,屙屎撒尿把山弄得脏兮兮的,仙姑觉得很窝囊。于是,仙姑决定搬离此地。搬到什么地方呢?仙姑环顾四周,均不甚满意。一天,仙姑登上巍峰山顶,忽觉眼前一亮,暗自惊叹:“此处太好了”。只见所望之处,群峰如蔟,云烟竟秀;奇石嶙峋,飞瀑争流;古木参天,芝草遍野;燕语莺声,蜂飞碟舞。东面,一望无际的大海,烟波浩渺;南面,五渚河里的温泉汤,热气如蒸;西面,连绵起伏的群山,层峦叠嶂;北面,美丽的滨海渔村风光,尽收眼底……。这里真可谓是天上瑶池,人间仙境。仙姑当即决定在此安身。
一天夜里,仙姑托梦给山下望岛村一位叫孟伯海的大户人家,说她“我打算搬到巍峰山顶(即现在的仙姑顶)上去。届时要借你家的骡子一用。”孟伯海为人和善好施,况且见仙姑身单力薄,就慷慨答应,说你啥时用就尽管用。果然那天夜里,孟伯海看见牲口棚里最壮的那匹菊花青骡不停地原地踏步走,好像是有人在赶着它走似的。骡子身上又好像是驮着重物,踏呀踏呀,有时脚步就像过沟过坎的样子,一直累得它气喘吁吁……后来它就停下来。第二天早上一看,骡子背上的驮篓里还有四锭元宝,孟伯海方知仙姑搬家确实是真。后来孟伯海又得一梦,仙姑感谢他的帮助。孟便问道,搬家的路是怎么走的?仙姑说山上有一条黑线,那就是我拿烧火棍划出来的。你们可按着划的线找我,我将保佑你们。天亮后他按梦境所说到山下一看,在山半腰处,果然有一条黑线,曲折逶迤,直达山顶。于是,孟伯海将仙姑搬家的事告知众乡邻,此事很快传遍了南庄北疃。在他的倡导下,人们便捐资在巍峰山顶修建了一座仙姑庙。又依梦中仙姑相貌塑了金身,虔诚供奉,祈求仙姑保佑风调雨顺,八方平安。那条黑线至今尤在:于山岭之中墨然赫然。
据说,郭仙姑终生未嫁,一生专为乡里百姓救苦救难,采药治病,深受当地百姓爱戴。郭仙姑喜欢养猫,家里养着许多只猫,有一年当地百姓染上鼠疫,传染很快,死了不少人。为救百姓,郭仙姑亲自上山采药煎汤,分发给乡里的百姓喝,还把药方也传给了乡邻们,大家喝了仙姑的药,病很快就好了。那些传播疫病的老鼠也被仙姑养的猫给咬死了。自古以来,仙姑庙内摆设许多石猫,就缘于仙姑爱猫的嗜好。
2006年的11月1日,320吨的“玉石王”安家仙姑顶。这玉石王来自辽宁鞍山。
玉石王的“登山”是由沈阳一家运输大件货物公司实施的。重达320吨的巨大玉石登山作业史无前例。他们采用人工与机械设备相结合的施工方式,历时50天,通过28级台阶,水平移动182米,垂直升高了38米,巨大玉石将由国内著名的玉石雕刻家将其雕成“仙姑”的形象,打磨雕刻工作将于明年“仙姑”生辰前后完成。
这就是那块“玉石王”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