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卫城区内的英式建筑
上图这栋三层小楼,始见建于1934年,现在看小楼并不怎么起眼,但在70年代初期,在威海城内也算是数一数二的高层建筑了。它的前身是1902年法国天主教方济各会创办的海星男校。现在仍为鲸园小学的教学楼。此楼地处人民广场路南,与市委、市政府办公大楼隔路相对。我小女的小学时代就是在这所小学里度过的。
这是翻拍小楼留下的历史照片,对照一下,看看变化如何!
这组照片,是别致的欧式建筑,名曰“宽仁院”。宽仁院坐落在海滨北路南段的西侧,与威海卫新外滩只有一路之隔。
宽仁院是1898年的,英国迫使清政府同意租借威海卫那段屈辱时期留下的印记。
据有关资料记载,1934年,10几名卢森堡黑衣修女来到威海,时逢建于1902年的英商和记洋行露石台别墅资产转移到天主教名下,修女们将别墅扩充改建,在别墅以南修建了修道院,就是这“宽仁院”。
山东省人民政府1992年6月20日公布宽仁院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威海市人民政府1993年3月28日立“宽仁院”石碑。
幽静、恬淡、平和的英式建筑“宽仁院”,犹如一幅西洋风景油画,在与美丽漂亮的威海新外滩相互映衬下,成为一道独特的人文景观。
这栋小楼坐落在原“东山公园”的南麓,与东山宾馆隔路相对。小楼周围被高大茂密的苍松翠柏包围着,环境幽雅、僻静,漫步于楼前的石径小路,似有身入仙景之感。星转斗移,几经展转,现在为中国人民解放军91329部队的招待所。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