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文化之都,徐州狮子山楚王陵

标签:
汉文化汉墓西汉东汉狮子山楚王陵搁浅的左岸杂谈旅游 |
分类: 人在旅途 |
楚王陵是西汉早期分封在徐州的第三代楚王——刘戊的陵墓。
它位于徐州东郊南麓,坐北朝南“依山为陵,凿山为葬”,陵墓直接开凿于山体之中。南北总长 117 米,宽 13.2 米,深入山下 20 余米,总面积 851 平方米,开凿石方量 5100 余立方米,历经十九个年月。宏大的地下玄宫几乎把山体掏空,工程浩大,气势磅礴,全国罕见,其庞大的规模、恢宏的气势、奇特的建筑结构,无不令人叹为观止,在国内外引起了轰动。
整座陵墓呈南北中轴线对称式建筑布局,从外到内依次为三层露天垂直墓道,天井、耳室、墓门、甬道、侧室、前堂和后堂等。
置身其中,古代陵墓所固有的阴骘气息,些许在心中漂移过一丝寒冷,但更多是感叹这一浩大工程竟是二千多年前古人靠铁凿、铁斧等简陋的工具,一凿一凿开山而成的。图中即为开凿用具。
走在狭窄的甬道上,两边是石壁,仰头向上望去,一线之光,令人
惊叹,真是巧夺天工,前所没有,独树一帜,堪称世界之最。这是
人类智慧的结晶。
外墓道的主体部分。两侧的墙壁都是两千多年前的原始形制,
是完全靠人工把整整一座山掏空形成的,这一段的平均深度达14米。
前面是墓门、甬道、耳室、侧室、前堂、后堂。还设有庖厨件、浴洗室、御府库、御敌库、钱库、印库、前厅堂、棺室、礼乐房以及楚王嫔妃陪葬室等大大小小墓室 12 间,其设施结构一应俱全,再现了西楚汉王奢侈的生活场景,也印证了汉代盛行的“视死如生”的丧葬观。
钱库,出土了大量的铜钱,一共十七万六千多枚。
如此之多,墓主在地下同样享受着荣华与富贵。
值得一提的是,墓主人下葬后,墓门用16块2.5米长,宽高各为90厘米的塞石封堵,每块石重达5~6吨。可惜“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盗墓者们从天井东侧向西北方向挖盗洞,一直挖到墓门口,定位之准,比今天的考古斟探队有过之而无不及。怎么盗的呢?
原来,他们把右上角的这一组塞石打上牛鼻眼,用绳系住,像牵牛一样平拖出来,然后从这里直接爬进了主墓,因此没有发现后面的三间墓室。盗墓的时期很早,是在王莽篡位的时候—公元8年左右。当时的生产力十分低下,而这些塞石每一块都重达五、六吨,这样浩大的工作量,绝不是一两个毛贼、十天八天能干得了的。因此推测,这肯定是一次大规模的官盗。
金缕玉衣,它所用玉片多达 4000 多片,而通常的玉衣用玉片约在 2100 片左右,而且这件玉衣所用玉片均为质量上乘的和田白玉,晶莹剔透,温和润泽,堪称绝品。
太阳落下了西山,夜幕降临。望着这座雄狮静静隐没在夜色中。
它是那么安详,而有那么神秘。有谁还能知道在它的身下还埋着多少不为人知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