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写作教学的基本思路

(2014-11-12 08:10:12)
标签:

情感

写作教学的基本思路

 

(专题讲座提纲)

 

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   朱芒芒

http://mingshi.zhyww.cn/UploadFiles_7478/200904/2009042816132570.jpg

 

  朱芒芒,江苏省教研室文科部主任,江苏省中小学教研室中语教研员,江苏省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秘书长,江苏省语文新教材编写组成员。

 

一、写作教学的原则:扎实、生动、有序

扎实:从文体写作入手,提高学生写作的基础能力。

生动:从学生写作学习的心理特点出发,采用灵活的训练形式,提高学生写作的内驱力。

有序:写作训练过程大致有序,探索写作的基本规范。

二、记叙文的基本模式

例文12008年江苏高考优秀作文)

好奇心

一本厚厚的,有些破旧的笔记本引起了我的好奇心。

【开头简洁。一本笔记本引起我的“好奇心”,自然引出下文探究的过程,点出了本文所要写的事;这本有些破旧的笔记本为什么会“引起我的好奇心”?简单的一句话又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

她,总与它形影不离。上课的时刻她带着它;吃饭时她总会翻一下它;晚自习时,她会在上面增添许多内容;睡觉前呢?一定会捧着它吧。

【这是文章第二层,交代说明引起我“好奇心”的原因。】

这本笔记上究竟写着些什么呢?好奇心催促着我去了解。

   一个课间,她离开了教室,走得匆匆忙忙的,它就平躺在讲台上,静静地。去看看吧,好奇心驱使我走上讲台。偷看别人的隐私不是君子所为,我心中又有了犹豫。它纹丝不动地躺在那,上面布满了密密麻麻的字。

    我侧目看了看同学们,他们似乎有着同样的好奇心,但都没有付诸行动。毕竟它是老师的东西。 

    【这是文章的第三层,简要叙述事情的开始:好奇心促使我想偷看了解笔记本的内容。写得真实而自然。】

既然走上讲台了,没理由空手而回吧,我暗自对自己说。“嘿,你看看,上面写什么!”一位同学两眼放着光,小心翼翼地提醒我。我的意志更加坚定了。“你,去帮我把风。”我嘱咐那位同学。“好的,放心吧。”说着他冲出教室,站在走廊上东张西望,眼珠骨碌碌地转悠。我放心地迈开大步,走上讲台,微眯起双眼,瞄着那一行行密密麻麻的字。

     “××,心丝细腻,不够坚强,要注意不能过于责备她。”

    “ ××(我的名字),有小聪明,却不踏实,要善意引导,不可伤了孩子的自尊心。”

翻过一页,“今天××同学考试作弊,我责备了他,我的心揪成一团,该怎样才能使他理解我的心呢?

   又翻过一页,“今天孩子不舒服,可学校太忙,记得提醒孩子外婆来家照看他。

    “过不久,我的孩子们要高考了,我该怎样鼓励他们呢?”

    ……

我不再往下翻,这是老师的日记本啊,我居然偷看了老师的“秘密”!我的眼眶不知不觉湿润了。

【这是文章的第四层,具体描述自己看笔记本的过程及情感的变化,“笔记本”的内容及自己的情感变化,都出乎意料却又符合情理。叙述中有曲折波澜,有故事味;而且这种曲折变化过程又显得自然而巧妙。】

她多少个日夜为我们操劳,有多少个难眠之夜?她怎忍心舍小家为大家,连孩子病了她都无暇顾及?她又是何等地坚强,用她严厉的外表来掩藏她炽热的心?她的身躯为何日渐消瘦,她的双鬓为何日渐斑白?此时我的心中已有了答案。

    老师,她用真诚磨炼我们这一颗颗沙砾,使我们成为光彩熠熠的珍珠。

    我用好奇心换得了对老师的理解与尊重,谢谢您,我敬爱的老师!

【这是文章的最后一层,抒发自己看了笔记本后的情感,点明主旨。】

篇作文写法上最大的特点在于构思布局。文章按内容可分为五层:第一层简洁说明一本笔记本引起我的“好奇心”,我们称之为“概述一笔”。第二层说明引起我“好奇心”的原因,我们称之为“交代一笔”。第三层写事情的开始,我想偷看笔记本的内容,这是叙述事情,叫“简叙一笔(叙述一笔)”。

第四层写自己看笔记本的过程及情感的变化,写出了故事味,可以叫“巧转一笔”。最后一层抒发自己看了笔记本后的情感,点明主旨,这是将文章“深化一笔”。我们把这种构思叫做“五笔叙事”。运用“五笔叙事法”,可以把一件简单而常见的事情写得生动感人,曲折引人。

一般叙事的文章,常常分为五层:开头,事件的发生,发展,高潮,结尾。如果真的这么写,难免平铺直叙,如流水帐一样,缺乏感人的地方。如何做到这一点呢?上面的作文,以及许多优秀的文章和作文,给我们生动的启发:运用?°五笔叙事?±基本模式写作记叙文。                             

“五笔叙事”的基本框架:                                                  

概述一笔——点出事件

交代一笔——介绍原委

叙述一笔——叙述事件

巧转一笔——写出波澜

深化一笔——表达感悟

运用“五笔叙事法”写记叙文,首先要明确所写事件,要问一下自己:“我要写的是一件什么事?”,在“概述一笔”中明明白白点出事件,可以是中心事件的概括,也可以是表达自己对某一件事的印象和感受,如“难忘”“感动”“内疚”等等。

“交代一笔”实际上是对中心事件发生的背景、原因作说明,写作时要问问自己:“为什么会发生这件事情?”想清楚了再写,交代要简洁。 

叙述一笔”按事情发生的过程叙述事情的开始、发展部分,一般可简要一些,如果内容较多或过程较复杂,可以具体叙述,一切以叙述清楚明白为目标。叙述中,要注意生活的真实、情感的真实。

叙述一笔按事情发生的过程叙述事情的开始、发展部分,一般可简要一些,如果内容较多或过程较复杂,可以具体叙述,一切以叙述清楚明白为目标。叙述中,要注意生活的真实、情感的真实。

巧转一笔是全文的重点与亮点。一要写具体,生动再现生活情景;二要写出事情的变化转折,写出事情意料之外的结局,让事情具有“故事味”;三要把变化转折写得自然巧妙,符合生活的情理,真实可信,让人细想,事情的结局又在情理之中;四注意“叙述一笔”与“巧转一笔”的前后呼应。

深化一笔要求写出自己的情感或感悟,是全文重要的一笔。这一笔,揭示主题,提升文章品位。因此,写作时,要认真思考一下,文章叙述的事情要表达什么,有什么意义。

在实际写作时,要灵活运用“五笔叙事法”,不可机械呆板。首先是所选材料要适合“五笔叙事”写法。其次,基本模式可以有变式,如“交代一笔”后可以增加“穿插一笔”,描述事情发生时的环境或背景,用景物、场面来烘托事件,渲染气氛;“深化一笔”可以写得含蓄一些,再现一个令人回味的情景。

记叙的事情和内容虽然不同,但记叙的思路有共同点,因此,“五笔叙事”可以作为记叙文的基本模式。

上述两个侧面都会让我们联想到生活中的种种现象。例如,想到教师或家长的教育方法,想到学生的成长环境与过程。这样,我可以从两个方面去构思。如果写记叙文,可以选择现实生活中或历史上或作品中或新闻中的有关事例、有关故事,通过一个具体的故事,或表现不同的教育方法带来不同的结果,或表现不同的人生经历带来不同的事业成就,或表现面对挫折、灾难,不同经历的人具有不同的承受力。写作时要注意运用?°五笔叙事?±的要求和方法。                                                           

㈢议论文写作基本模式

1.议论文写作基本模式(1

例文:《沉默,也是一种激励》

    父亲一向是威严而又沉默的。他的爱不似母爱的温柔体贴,但如巍峨的青山,沉稳而庄重。我经常在饭桌上滔滔不绝地讲着,父亲总是沉默地、静静地听着,始终一言不发。我多么渴望他能赞扬我一句,但这句话我迟迟未能等到。直到母亲一语道破,我才顿悟:父亲的沉默也是一种表达方式,不是冷淡,不是漠然,他在沉默而静静的聆听中时而微微蹙起眉头,时而显出严肃的表情,时而又颔首微笑……沉默不语,这也是一种激励——无声的激励,激励我努力拼搏,争取更好的成绩。“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藏在沉默背后的父爱,深沉而质朴如绵细的秋雨,柔和的春风,时时激励我前进。

【从解释明确概念内涵的角度分解中心论点。论述段分三个层次:先从生活经历的角度确立分论点一,领起全段。然后概述自己的生活经历与体验,突出父亲的沉默对我的激励。最后引用诗句,抒写自己的感悟,强调了段首观点。】

沉默,也是一种激励——导演对演员的激励。章子怡主演的电影《卧虎藏龙》在拍摄过程中,导演对章子怡的表现很“沉默”,无论她付出多大的努力,无论她自己要求多么严格,却始终没有得到导演的一句赞赏。特别是在拍摄一个武打动作镜头时,她的手指被划乒伤,鲜血止不住地往外流,而她还是咬牙坚持了下来。

可她的“优秀的表现”同样没有换来导演的只言片语,直到整部电影拍摄结束,导演才笑了笑拍拍她的肩膀,在她面前竖起大拇指。章子怡明白了,导演的沉默不语不是忽视,不是冷漠,他是用另一种方式激励她发挥出更精湛的演技。藏在沉默背后的希冀,是一种巧妙的工作艺术,彰显了独特的魅力,给人以力量,激励人前行。

【从艺术活动角度确立分论点二,然后概述一个电影拍摄故事来论述分论点,最后从概述中分析出一个结论。】

沉默,也是一种激励——爱国志士对国人的激励。“我还能再说什么呢?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在与整个旧制度的较量中,爱国志士鲁迅沉默了,但这种沉默却是鲁迅的一种斗争方式。鲁迅的沉默不是放弃,不是逃避,他是在激励国人睁开双眼看黑暗的世界、变化的世界,用沉默来激励国人的斗志,唤醒他们的心志。“沉默啊沉默,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鲁迅是希望国人在沉默中积聚力量,在沉默中爆发,摧毁黑暗的旧制度。藏在沉默背后的力量,力举千斤,摧枯拉朽,震撼人心。

【从文学精神的角度确立分论点三,然后概述鲁迅以沉默激励国人的事迹来论述分论点,最后发表议论,突出沉默的激励力量。】

其实,在生活中、工作上,沉默也是一种独特的艺术,一种内在的推动力,它具有“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激励鼓舞作用。从这个角度来说,沉默,这也是一种激励。               

【全文结论段,概括上文论述,再次强调并深化中心论点,照应篇首。】     

本文视角独特,立意新颖,观点鲜明,能避开大多数考生所写的话题,写出自己独特的感悟和认识。论述主体部分能紧扣中心论点从不同的角度确立分论点,用分论点作为主体每一段的领起句;每一段又明显分成三个论述层次:议论分析有序展开深化,论述层次非常清楚。选材典型,注意从不同的角度选择典型的例子来论述文章的中心论点。结尾归纳论点并点题,使主旨得到了进一步升华。

篇议论文中心明确,论述充分,层次清晰,脉络分明,既体现论证的严密性,又显出匀称的结构之美。我们把这样的议论文归结为“五段三论式”。“五段”就是文章写足五段(也可超过五段,但仍为五部分)

“三论”既指全文分引论、本论、结论三大部分,又指本论部分每一段论述分起始、展开和终结三部分。本论部分的这一特点又称为“主论三分法”。

五段三论式要点

    首段:引论,针对生活现象、作文材料,引出论题或论点;或者针对论题,在介绍论题含义的基础上引出论点。这里,生活现象与作文材料概述要简练,突出要点。同时,概述生活现象、材料,要有过渡句,然后再引出论点。过渡一般有三个方向:对概述材料的分析肯定,正面引出论点;对概述材料的分析否定,从反面引出论点;对材料分析后换一个角度引出新的观点。

中间三段:本论,全文的论述主体。首先围绕中心论点确立几个分论点,一般是三个分论点。一般有三种方法。一是分解中心论点或中心论题,构成总分关系。二是多层次、多侧面设计问题,使中心论点具体化和立体化,一般从概念内涵、条件、原因的角度设问,或通过假设设问。三是逐层深入设计问题,或围绕“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三个问题来确定分论点,或从时间先后或依人的认识过程来确定分论点。 

确立了分论点,以分论点引领主论的每一段。每一段应包括三个论述层次:起始部分,摆出本段分论点(也可以是某一角度的论题),称为“段首中心句”;展开部分,围绕中心句提供事例论据或道理论据;终结部分,对论据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具有三部分的论述段,我们称之为“完全段”。 

结尾段:结论,或总结上文,突出中心论点;或提出希望,给人启发、鼓励;或发出号召,抒发感叹,感染读者。  

这一模式的本论三段可灵活运用,一是三段内容上可以并列,可以递进,也可以正反对照;二是三段的前两段尽量运用完全段,按?°起始、展开、终结?±来写,后一段可以议论分析或概括举例,不一定要三部分。

五段三论模式结构

引论段:或开门见山、解释概念,提出论点;或概述现象、事实,引出论题;或引述前人观点、别人看法、材料观点要点,从而引出自己的观点。

论述段1:分论点1+论述(因果或事例)+结论(完全段,正面)

论述段2:分论点2+论述(名言加列举)+结论(完全段,正面)

论述段3:分论点3+论述(事例加分析)(可以不完全段,可以反面)

    结论段:或总结上文,突出中心论点;或指出希望,给人启发、鼓励;或发出号召,抒发感叹,感染读者。引论段要精彩,结尾段要有力。

如果引论段及论点包含两方面观点,论述段1与论述段2是相对照的两部分,可以省略论述段3

“五段三论”议论文写作中要特别重视三点

    ①论点包括分论点正确鲜明:具有针对性,表明自己对现象与问题的见解和认识,对论题的判断或推断。分论点指向中心论点。

    ②论据典型:观点与材料一致,有说服力

    ③议论突出:在论点表述、论据叙述和论据分析表达三个方面都要体现出议论的意味。

阅读下面作文题,运用“五段三论,主体三分”模式写一篇议论文。

    以“——,是一种智慧”为题,写一篇议论文,不少于800字。

【提示】这是一道半命题作文,首先应当在空缺处填上合适的内容。生活中的智慧很多,如:谦让、宽容、等待、思考、舍弃、倾听、多问,等等,都是一种智慧。因此,选定了所填的内容,也就确定了议论的中心观点。

接下来是由中心论点出发,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思路设立分论点,如论点“放弃,是一种智慧”,可以确立分论点:舍得放弃是一种主动选择,这是生活的智慧;舍得放弃是一种宽阔的胸怀和高尚的风格,这是人生的智慧;舍得放弃是对生命行囊的一次清理减负,这是生命的智慧。也可以确立:学会放弃,才能找准人生的目标;学会放弃,才能有所收获;学会放弃,才能真正快乐。放弃了名利,会得到生活的安逸;放弃了失意,会重新找到新的所爱;放弃了悲剧的昨天;会拥有一个灿烂的今天。

确立了分论点,就要围绕分论点选择充分的论据,包括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例如:具体的生活事例,新闻材料,历史故事,名人事迹,寓言故事,名言警句,等等。在此基础上,按照“五段三论”模式构思写作,要注意的是:写好开头和结尾;注意论据表达的语言,突出论据后的分析议论。根据题目选择的内容和论述,也可以运用“五段三论+1”模式,在主体三段论述后写好“当然”段,辩证论述,例如:当然,舍得放弃并不是一味放弃,随意放弃,而是有原则有选择的放弃,是放弃那些该放弃的。

议论文写作基本模式(2

例文:模拟写作江苏2009年高考作文题

品味时尚

阳光下,“时尚”镀上金色的光芒,在时光中熠熠发光,在岁月流逝中留下深深印记,沉淀成温润的经典,泛着淡淡的馨香。

阳光下,“时尚”换上绚丽的舞衣,在时代的前沿引领潮流,绚丽夺目的色彩让人眼花缭乱,在喧嚣热闹过后,被人渐渐遗忘,留下一个模糊的背影,慢慢被人遗忘。

【开头概述了“时尚”的两种状态 】

在时间的河流中,一部分时尚最终不能掩饰其华丽外表下的空虚内心而被淘汰,一部分经过时间的验证,成为了经典。

【针对两种状态,从两个层次提出了鲜明的中心论点。】

一切的经典,都是曾经的时尚。《诗经》中经典的名句“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在当时是广为流传的民歌,在当时看来是一种时尚,现在变成了经典。 “凡水井处皆歌柳词”,柳永在当时的风靡可见一斑,他站在了时代的最前列,引领了时代的潮流,成为了一种时尚,也成就了现在的经典。

韩柳倡导古文运动,抨击了当时的靡丽文风,为文学史带来了一股清新的风,他们的观点在当时是一种时尚,成为了文学史上的经典。明朝民间流行的评书和话本文学,如今成为我国文化的瑰宝,成为文学中的经典。俄国作曲家柴科夫斯基的《天鹅湖》在当时风靡一时,如今成为芭蕾舞剧的经典曲目?­?­这一个个从时尚走到经典的事物,总是给我们带来美的享受。

【先从成为经典的时尚方面确立分论点,然后列举中外典型史实展开论述,最好总括经典的意义。】

如今的时尚,可以说是方方面面,让人眼花缭乱,它热情如火,它绚烂如花,它从不犹豫,身后紧随着一群忠实的爱慕者;它没有退却,在喧嚣中尽情宣泄自我。你看,郭敬明透明的忧伤细数着成长的感伤,在8090后的队伍中引起多少人的共鸣;你看,超男超女的选秀中成长起多少“民星”,只要尽情展现自我,没有什么不可以;你看,于丹和易中天说三国讲论语,一时间风靡全国上下,被人们称为“学术超女超男”。

流行音乐开始复古,方文山的词配上周杰伦的曲成为流行乐坛的风向标;新兴的网络语言,没有做不到,只怕想不到,“囧”“槑”“打酱油”等大行其道……这一个个时尚细节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冲击着我们的感官神经,在繁忙与时尚中穿越,我们被一场大雨淋湿了原来的轨迹,这场大雨叫时尚。

艳丽的“时尚”招人艳羡,也许不一定会有耐心等待沉淀成经典,因为商业的炒作过于急切,很多原本可以成为经典的时尚,一不小心失去了成为经典的机会

【再从另一个方面设立分论点并列举种子现象展开论述:艳丽的“时尚”招人艳羡,也许不一定会有耐心等待沉淀成经典。主体论证段突出了议论味,清晰地体现了“起始”“展开”“终结”三个层次,论据典型充分,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时间或许可以说明一切,真正的时尚必然会成为经典,一个个从时尚走到经典的事物,总是给我们美的享受,我们期待着更多的时尚走向经典。品味时尚,保持清醒,岁月里便有了轻松的意趣,生命里便有了丰富的体验。

【结论段强调中心论点,表达愿望。】 

篇作文,在论述中心和论述构思上有特点:论述中心包含着辩证的两个方面,论述思路上从正反对照的两个方面确立分论点,然后围绕两个方面展开论证,形成互相对照的论述主体。我们把这样的构思模式称为“二分对照,辩证分析”议论文写作基本模式。

生活本身存在着相对立的两个方面:是与非、多与少、快与慢、成与败、进与退、生与死、运动与休息、时尚与传统,等等。事物本身也都存在对立的两个方面:正与反、动与静、主与次、重与轻、内与外、表与里、利与弊、言与行,等等。人们认识生活认识事物和自己时,也存在相对立的两种思维和态度:功与过、荣与辱、乐与悲、苦与甜、批判与继承、重视与轻视、知足与不知足、获取与舍弃,等等。

正确的分析方法:运用对立统一的观点和一分为二的观点辩证地分析问题。当我们在确立论点时,如果考虑到辩证的两个方面,就需要采用“二分对照式”展开论述。

“二分对照”式基本思路

    引论段:阐释概念,或概述现象、问题,或引用名言,引出中心论点。注意点:阐释、概述与观点,都要体现或包含相对照的两个方面。

论述段:从相对照的两个方面确立分论点;然后围绕分论点选择论据展开论述。确立分论点有两种方式:正反对比,相关比较。论述方式:叙议结合,概述+分析议论。

结论段:概括论述部分内容与观点,进一步强调中心论点,提出希望与建议。

辩证分析是论述表达上的要求:一是从辩证地确立论点和分论点,并且辩证地展开论证;二是引出中心论点、分论点,运用论据展开论证,都要强调分析议论,尤其是事实论据前后,引用名言警句之后,要进行分析议论,分析议论中,既要注意辩证,防止绝对化说法,又要体现中心,具有说服力和感召力。

二分对照式运用,关键是两条:对概念、观点的辩证分析;明确自己要阐明的主张。

阅读下面文章,按要求作文

    孔子:“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也。”意思是说:忠诚地劝告他,恰当地引导他,如果不听也就罢了,不要自取其辱。

意大利报人兼发行人朗根尼西:“不要给我忠告,让我自己去犯错误。”

小说家哥德:“接受忠告,就是增进一个人自己的能力。”

美国批评家罗伯特·林德:“友谊绝不会忍受长期和频繁的忠告。”

请全面理解上面名言含意,联系实际,以“忠告”为话题写一篇作文,立意自定,文体不限,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提示】“忠告”的意思是:诚恳地劝告,也指忠告的话。材料所列出的名言实际上包含两方面的意思:一是人们需要忠告,也不妨听一听忠告;二是不要给我忠告,拒绝长期频繁的忠告。联系实际,表明现实生活中经常会听到忠告,现实生活也需要忠告,同时现实生活中存在不听忠告的现象。

生活中,来自老人、长辈、老师、父母、同学朋友等不同类型的人的不同忠告,同学们并不陌生。听不听忠告,一要看忠告的内容,二要看忠告的时机,三要看忠告的对象。关键是要分析一下,哪些情况下哪些忠告要听,哪些忠告不必听。如果要写成议论文,可以根据上面分析,运用“二分对照”式进行构思写作。

                                                              2011-7-22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