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说课稿
(2009-07-17 16:12:26)
标签:
杂谈 |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说案
(必修2第二章第二节“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第一课时)
九江市田家炳实验中学
一.学生状况分析
二.教学任务分析
1、地位和作用
2、教学重点
3、教学难点
4、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 能通过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和方程组的解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2)能够解决直线和圆的相关的问题.
能力目标
通过观察——类比——概括——抽象等思维过程,发展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情感德育目标: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主性和积极性,体验获取知识的乐趣;
本节课分为六个教学环节:复习引入、构建新知、例题讲解、拓展提高、应用演练、归纳小结
环节1:复习引入
1、平面几何中,直线与圆有哪几种位置关系?在初中,我们怎样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平面几何中,直线与圆有三种位置关系:
(1)直线和圆有两个公共点,直线与圆相交;
(2)直线和圆只有一个公共点,直线与圆相切;
(3)直线和圆没有公共点,直线与圆相离.
两种方法,①根据定义②圆心到直线的距离d与圆的半径r的大小关系。
反过来,直线与圆相交 ,直线与圆有两个公共点。
直线与圆相切 直线与圆有一个公共点
2、现在,如何用直线方程和圆的方程判断它们之间的位置关系?
先看以下问题,看看你能否从问题中总结来.
(设计意图:以问题为载体,帮助学生复习、整理已有的知识结构, 带着问题进入下一个环节,有效的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环节2:构建新知
分析:根据初中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两种方法,我们可以利用d和r的大小关系或直线与圆的公共点的个数来判断它们的位置关系。
直线与圆的公共点的坐标即满足直线方程又满足圆的方程,把直线方程与圆的方程联立,
(设计意图:由较简单的问题导出这节课的内容,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探究用坐标法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方法, 一方面可以巩固前阶段所学的知识,另一方面也显示了用代数思想研究几何问题的优越性)
3、构建新知
回顾我们前面提出的问题:如何用直线和圆的方程判断它们之间的位置关系?
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有两种方法:
几何法:根据圆心到直线的距离d与圆的半径r的关系来判断.如果d< r ,直线与圆相交;
如果d= r ,直线与圆相切;如果d> r ,直线与圆相离.
代数法:根据直线与圆的方程组成的方程组解的情况来判断.如果有两组实数解时,直线与圆相交;
有一组实数解时,直线与圆相切;无实数解时,直线与圆相离.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独立的思考,概括出利用直线与圆的方程来判断它们位置关系的两种方法,可以自己把课堂上所学的零碎的知识点连成知识线,从而加深了学习的印象.)
环节3 例题讲解
分析:依据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与半径长的关系,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分析 : 根据直线l与圆C的方程组成的方程组解的情况来判断
这里是利用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性质来解题,已知直线与圆相切,可知圆心到直线的距离等于圆的半径,直线与圆有一个公共点。
O |
2 |
x |
y |
结合图形,无论m为何值,点(0,2)的坐标恒满足直线方程,直线恒过这个定点,
m是直线的斜率,满足题目条件的直线就是图上的这两条直线,左边这条直线的方程
是 ,右边直线的方程为
(设计意图:例1让学生及时的巩固直线与圆位置关系的判断方法. 以期达到强化训练的目的,
求出交点的坐标目的在于认识到方程组解得意义。让学生体会出用何法解题更为方便。 例2让学生运用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性质解题 )
环节4、拓展提高
C(2,4) |
x |
y |
A |
B |
0 |
d |
D |
C(2,4) |
x |
y |
A |
B |
0 |
N |
另解:(1)因为l:y=a(x-1)+4
过定点N(1,4)
N与圆心C(2,4)相距为1
显然N在圆C内部,故直线l与圆C恒相交
(2)在y=ax+4-a中,a为斜率,当a=0时,l过圆心
,
显然弦AB的最大值为直径的长,等于6
通过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提升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环节5、应用演练
练习1、
2、
(设计意图:课堂练习的目的在于及时巩固重点内容,使学生在课堂上就能掌握.
同时强调规范的书写和准确的运算,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数学学习习惯.)
环节6、归纳小结
1、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判断方法:
几何法:1、
确定圆的圆心坐标和半径r
2、计算圆心到直线的距离d
d >
r,直线与圆相离
d = r
,直线与圆相切
d < r
,直线与圆相交
(设计意图:通过小结,使学生对本节所学的知识系统化、条理化,进一步巩固知识,明确方法.)
作业:
(设计意图:,第1、2题是基础题,为了复习巩固这节课的内容, 第3题是弹性作业,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发展的空间)
环节6、课后反思与点评:
是解析几何的精髓,是以后处理圆锥曲线问题的通法,掌握好方程的方法有利于培养数形结合的思想。
4、用代数法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不必求出方程组的解,利用根的判别式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