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乐买的亚马逊狂想
(2011-01-31 12:26:06)
标签:
好乐买it |
分类: 新媒评点(解析媒体潮起潮落) |
鲁明称呼李树斌为科学家。这一“大”(40岁)一“少”(30岁)的搭档正好是红杉中国所相中的。2007年11月,鲁明和李树斌创立的“好乐买”网站上线,专卖正品运动鞋。上线不到半个月,红杉中国就找上门来,说他们在美国投资了一个网上卖鞋的Zappos(美捷步),也想在中国投一个。
Zappos恰恰是鲁明和李树斌对标的公司。Zappos由西班牙语Zapatos(意思是鞋子)修改而来。1999年,年仅25岁的美籍华人谢家华用互联网上淘来的第一桶金投资了Zappos,如今这家公司已经成为美国最大的在线鞋类零售商,年销售额超过10亿美元,于2009年被亚马逊公司收购。
鲁明的雄心甚至超越了Zappos。“亚马逊在中国会有两个,一个是亚马逊中国(卓越亚马逊),一个是中国亚马逊。”在硕大的办公室的玻璃墙上,鲁明站着,挥舞着,用黑笔简约地勾勒着他的宏伟蓝图。在鲁明眼里,竞逐中国亚马逊的对手是京东、凡客,卓越亚马逊和当当都不在其中。这个他谈起来就异常兴奋的蓝图,是鲁明头脑里对好乐买四五年以后的规划,那时,他的好乐买销售规模将超过三四十亿元。他觉得这个规模可以达到。可以参照下列数据:中国鞋业线下规模至少2000亿,仅仅是鞋王百丽,年销售额已突破200亿,其试水的电子商务规模也达到2亿;而日韩两国,线上售鞋的规模占线下40%左右。
在做到三四十亿前,好乐买还是一个主要专注鞋的垂直电子商务网站。在鲁明看来,一旦迈过了30亿的坎,达到100亿-200亿就相对容易了。
“Zappos的创业历史,每年的销售额变化,什么时间,做了什么事情,我们全部研究过。”“科学家”李树斌说道。
Zappos最初叫做Shoesite,这家美国第一家在网上卖鞋的电子商务网站,最初仅仅是一个叫做尼克·斯威姆的年轻人脑袋瓜中的一个想法。他觉得美国的鞋业有400亿规模,有5%通过邮购进行,如果在网上卖鞋也一定有市场。
2001年开始投身中国电商的李树斌很早就注意到了Zappos。2005年前后,李树斌有了创立中国Zappos的想法。
“Zappos模式在美国的成功对我们至关重要。它证明了鞋子这个东西能在网上卖。”李树斌说道。相对衣服,鞋子不是太挑人,尺码也比较标准化,装在盒子里也更适合仓储和运输。鞋子的单价也让李树斌觉得很合适。“单价300元左右,不像书那么薄利,有较大的利润空间,金额不大,消费者尝试成本低。”
谢家华从Zappos的股东变成了CEO,他是一个技术天才,24岁时创办的链接交换公司以2.65亿美元卖给了微软。李树斌也是技术人才,虽然念的是媒体管理专业,但是酷爱计算机。2001年还在念大学的时候,就帮助筹备中的搜易得做网站,毕业后就去了搜易得,做了技术总监。搜易得是一家网上数码商城,2004年做到了4亿规模,京东网创始人刘强东曾是搜易得上的加盟商。后来,搜易得卖给了爱国者。由于环境等诸多因素变化,搜易得逐渐衰落。李树斌离开了搜易得,成为清华大学攻读计算机的研究生。他的Zappos梦暂时搁置,他在等待一个懂鞋的伙伴。不知道这是不是受谢家华的启发,他投资Shoesite之前,对尼克·斯威姆说,找一个有鞋业经验的人吧。
在伙伴出现之前,李树斌曾辍学接受冯军的邀请,重回搜易得担了几个月的CEO,积累了管理经验和一些失败教训。
2007年,同样有过电子商务惨痛经验(网上卖建材)的鲁明与李树斌成了创业合作伙伴。鲁明有过丰富的零售经验,在曾经的“鞋王”百信鞋业做过一年多,在百货公司和超市做过甲方,也做过乙方的品牌商。鲁明看重李树斌的计算机能力,李树斌看重鲁明的商务能力。两个人惺惺相惜,凑着几十万元开始了中国的Zappos之路。
网上卖鞋唯一的大障碍是,很多消费者觉得鞋子必须试穿后,才能买。在这一点上,Zappos的解决方案是三双鞋策略(谢家华的中文版自传书名就叫《三双鞋》,消费者可在网上下三双鞋的订单,快递送上门,试穿后,将不满意的鞋子免运费退回)。好乐买在中国实施“两双鞋”策略。
好乐买也走过Zappos曾经走过的曲折道路。比如,创立之初,由于经验不够,也由于资金有限,好乐买没有自己的仓库和货品,而是到耐克、阿迪达斯的专卖店借鞋子拍照,将鞋子照片传到网站,等客户下单后,再满大街去专卖店买货,邮寄给消费者。当规模做大后,这种模式难以为继,消费者的订单满足不了,退单率很高。于是好乐买开始自设仓库,买货。
好乐买与Zappos一样都在成立开始就被红杉关注和跟踪。幸运的是,相比美国偶像,几次资金链差点断裂,几次苦苦等待红杉投资“救急”,一等就是四五年的折磨考验,好乐买没遇到资金断裂问题。“我们节奏把握不错,提前做融资计划。”李树斌说道。创业一年多来,李树斌和鲁明一直跟红杉保留沟通,告诉对方自己的规模做到多大了。18个月以后,红杉中国1000万美元资金进来。
“我们很看好鲁明和李树斌的团队搭配,鲁明有丰富的传统行业经验,对货品和流程把控很强,李树斌对电子商务很有理解。我们对好乐买观察了一年多时间,发现他们各个里程碑(指标)都做到了,执行能力很强。”好乐买董事、红杉中国副总裁孙谦说道。
不仅如此,红杉还通过对美国Zappos的投资积累了对鞋类电子商务的深刻理解,给以Zappos为榜样的好乐买很大的帮助。红杉中国的合伙人沈南鹏,找到鲁明和李树斌,问了一句让鲁明很有共同语言的话,“你怎么在一堆货中迅速找到顾客要的产品。”“他们(红杉)非常专业,非常懂。”鲁明说道。李树斌则举了一个迈克尔·莫里茨(Michael Moritz)的例子,迈克尔是红杉美国的合伙人,与李树斌和鲁明聊过2个多小时。他问李树斌:“你们一双鞋为什么不对应一个条码?Zappos的每双鞋都对应一个码。”这句话帮了好乐买一个大忙。过去,好乐买同样的鞋子是一个条码,这些鞋子可能是不同供应商提供的,也可能有些鞋子是用户退回来的,但是好乐买没法识别他们。好乐买采用了迈克尔的建议,解决了一个大难题。
迈克尔是红杉对好乐买考察的最后一关。鲁明和李树斌顺利过关。送走迈克尔后,鲁明和李树斌上网搜索了下迈克尔的资料,才知道迈克尔是红杉美国的掌门人,他投资过雅虎、谷歌,竟然就是Zappos的投资人。
中国“Zappos”的成长速度看起来要甚于美国Zappos。160万美元,860万美元,3200万美元,这是美国Zappos成立第二、第三、第四年的销售数据。红杉投进来时,好乐买一个月销售300万-400万规模。2009年,销售规模达到5000万元。2010年,接近2亿元。2010年年底,好乐买一个月实际收款3000多万。鲁明透露,好乐买2011年的规划是6亿元,这个数据已经是Zappos成立同期销售规模的近3倍。“有投资公司还觉得我们太保守了。”
鲁明和李树斌都很清楚,VC进来意味着什么。“资本进来,不能像以前那样慢慢走,VC就是要你跑得快,花钱买速度,要成为市场第一名。”李树斌说道。
这对风格更偏稳健的鲁明和李树斌有一些挑战。鲁明说一年要做七八亿销售额也能达到,但是公司各方面都要均衡发展,齐头并进,不要有短板(红杉同意齐头并进的说法)。李树斌则认为规模大虽然安全,但是没有毛利,亏血本大打价格战换来的规模就不安全了。
跟好乐买差不多时候成立的鞋电商有好几家,好乐买稳坐了第一。但是黑马乐淘迅速杀出,2010年销售额已经冲到1亿,成为好乐买强劲的对手。在网易的页面上,经常可以看到两个有趣的广告,页面左右两侧,一个是好乐买广告,一个是乐淘的广告,两者都标明自己是中国最大的正品鞋网站。两者说的都有道理。好乐买是销售额最大,乐淘是货品最丰富。
这源于两者不同的模式。好乐买网站卖的商品全是自己花钱买来放在仓库里的产品。乐淘则被业界认为是虚拟库存,自己不买货,消费者下单时则从供应商处调货。这种模式的好处是轻资产,不占用压货资金和滞销货的风险,坏处是可能经常断货,满足不了消费者订单需求。乐淘高管则表示,供应商是事先将货拉到乐淘仓库。
好乐买面对的是一个不同玩法的对手。乐淘本是一家玩具电商,其创始人毕胜曾任百度市场总监,2008年下半年转型网上卖鞋。乐淘的高管说,毕胜是在用互联网的方式做电子商务。毕胜的口头禅有两句,“花钱买货谁不会?”和“花钱投广告谁不会?”,这两句“谁不会”逼着下属去创新。不花钱买广告的实现路径是乐淘用网站优惠券来换取与淘宝、百度等流量大的网站合作。不花钱买货,则是通过“农村包围城市”的方式,先去三四线城市找品牌运动鞋的代理商合作。乐淘副总裁陈虎还提到乐淘自己开发设计了一套迅速补货的软件,能根据相关销售数据,自动下补货订单,避免了买手可能造成的判断失误。
对于乐淘的上述说法,深谙商务的鲁明撇了撇嘴,认为那不值一提。他唯一肯承认的是乐淘更会做公关推广。“电子商务,早期是电子商务化,商务更重要,做大了后,就是商务电子化,电子更重。”电子意味着效率。这也是好乐买第二轮融资时,吸收德丰杰和英特尔为股东的原因。英特尔的技术优势自不必言说。吸引德丰杰是缘于相中李嵩波(担任好乐买董事)这个人才,他曾是新浪首席技术官,有丰富的技术架构经验。
眼下,乐淘宣布新一轮融资2亿元人民币,投资方包括老虎基金(也是当当、京东、凡客的投资人)和联创策源。鲁明则表示好乐买目前基本定下融资五六千万美元以上。“市场上基本上只有老大老二,没有老三。”李树斌相信竞争会更加激烈。他觉得这也是好事儿,可以督促兄弟们更加努力,不要懈怠。
Zappos做大以后,也从鞋类扩到衣服、家用电器、玩具等。目前,好乐买的品类已从当初的运动鞋扩展到皮鞋,并在小规模试水运动服饰和包。除了自己的官网外,好乐买也在跟淘宝和京东两大平台合作。
“做中国独立的最大的鞋类B2C,然后上市,然后并购,做平台,做中国的亚马逊。”鲁明在玻璃墙上继续画着蓝图。他也比较警醒,“我们也可能被并购,这既要看我们自己,也要取决于对手做得怎样。”当然,被并购通常不被创始人喜欢。鲁明说,他已经婉拒了腾讯、百度、淘宝等诸多战略投资者。
这是一个有意思的蓝图。卓越亚马逊、当当、京东、凡客,都是细分垂直电商起家,做到一定规模后,扩品类,走综合平台路线。鞋电商也能杀出下一个京东和凡客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