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小贷:打通阿里七剑客的任督二脉
(2010-06-11 12:08:07)
标签:
阿里巴巴it |
分类: 新媒评点(解析媒体潮起潮落) |
事实上,从2008年阿里妈妈并入淘宝之日起,阿里小贷便成为阿里巴巴“大淘宝战略”的关键一环。
在小额支付上,阿里巴巴具备先天的优势。在“买家、卖家、金融、支付、物流、搜索、营销”的电子商务六大环节中,阿里小贷不过是在“支付”、“卖家”两个既有环节之间打通一条隧道,令“金融”这一长期存在的非正式环节合法化地浮出水面。
隧道左边,是支付宝这一创造性的信用评级体系,商家无论是在阿里巴巴、还是淘宝上的交易信用记录、投诉纠纷等信息,均被纳入贷款的评价体系。另外,与当下小额贷款公司试点“只贷不存”的现金流困境相较,支付宝突破12亿元人民币的日交易额,为这项融资持续推进提供了资金来源。
隧道右边,是阿里巴巴截止2010年一季度突破5000万的注册商家数量,以及淘宝网1.9亿的注册用户规模。正如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兼CEO马云所言,该业务贴近草根用户群,尽管银行纷纷表示对中小企业的关注,但事实上,银行会把2000万元贷款给一家大企业,却忽略了只需要50万元就能运转下去的小企业的需求。”对于渴望获得融资扶持的小企业及创业者来说,阿里巴巴此举吸引力相当大。
这家当下坐拥全国最大、最具影响的电子商务商圈的企业,正在对其整个电子商务生态圈进行整合。当年不过是为了阻止Ebay以B2B的方式渗入阿里巴巴,而择途淘宝进军C2C的布局,已经成为阿里巴巴网商联盟的巨大出口。尽管目前的淘宝仅仅维持了收支平衡,多种业务还需集团补助,但各个产业链节点一经串联,一条以网商为龙头,金融为渠道,搜索为引擎,消费者为出口的B2B2C模式,将贯穿整个阿里系。
不容猜测,马云当年“七剑客下天山”的阿里软件短板,或随阿里小贷的诞生而重出江湖。商家企业在阿里巴巴、淘宝上经营的交易信用记录作为贷款的评价标准,均需经过一套评估系统的云计算分析,正所谓在阿里巴巴SAAS支撑平台上,下掷了一颗重量级砝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