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恋网站的蓝海
(2010-05-25 17:01:19)
标签:
it |
分类: 丰言丰语(阐述博主真知灼见) |
那么围绕这一群体做生意的网站目前的情况如何呢?至少是从目前公开的资料中显示,包括珍爱网、世纪佳缘、百合网、嫁我网等在内的国内大型婚恋网站都尚未实现盈利。显然,与SP、网络游戏相比,婚恋网站不是一个赚快钱的生意,那么是不是一个细水长流的生意?能否成为赚大钱的生意?
中国的80后目前应该是婚恋网站的主要目标客户,所有的盈利模式也是围绕这个群体的需求而衍生。不过,尽管婚恋网站经过多年的发展,珍爱网甚至有十年的历史,但大致的发展模式几乎都类似,为互联网+电信+线下。
如果从实际效果上看,互联网+电信业务能带给婚恋交友类网友的是信息流,而最终的面对面交流才是更为有效和直接。如果把这种模式与传统的婚恋中介公司相比,虽然在形式和信息的多少上有本质的区别,但在盈利的模式上来说,传统的婚恋中介公司则更为直接和明确,而婚恋网站则增加了更多的复杂性和趣味性。
而信息量的增加也导致了更多婚恋网站开始推崇“如何找到我”和“我如何找到他(她)”,在这两点上大家不遗余力,甚至挖空心思,但至少目前看,效果都一般。婚恋网站目前的发展态势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那么究竟应该如何找到婚恋网站的蓝海?
“Match.com”和“eHarmony”是婚恋网站的两位海外鼻祖,Match.com模式就是看照片,根据条件搜索,然后再找线下时间见面交流,国内大部分交友网站都是这样的模式在运作。而eHarmony的创办人是个心理学家,他强调的是人与人之间性格特征的相容,并根据相容性原则为用户提供匹配者。eHarmony网站提供540道心理测试题,有的答题人半路就放弃了,但留下来的是真正想交流的。在eHarmony看来,真正有价值的用户是那些会完成答题的人,看待人的婚姻很重要的人也会完成这些心理测试题。通过eHarmony,美国每天有236名eHarmony会员结婚;由于网站的名字叫eHarmony,自从2000年以来,婴儿取名为Harmony的人数增长了47%。
尽管“Match.com”和“eHarmony”在国外都取得了成功,但在我看来,国内的婚恋网站要想做到细水长流,最好的模式还是“eHarmony”,毕竟专业的人做出的专业的事情还是有长远性的。
当创业者和投资人都冷静下来,婚恋网站以往的烧钱过快、盈利模式上的缺陷也开始暴露出来,而这也显示出快钱和互联网浮躁的一面。迅速发展会员固然重要,但建立信任以及造就信任的科学心理测试系统等基础性建设更为重要。
事实上,婚恋网站是一个细水长流的生意,找到蓝海的本质要看自己对80后年轻人的心理和习惯能否认真、仔细地进行判断和研究,另外加以理性的分析和逻辑归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