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谷姐事件看中国互联网照猫画虎现象
(2010-02-20 16:34:08)
标签:
谷姐it |
分类: 丰言丰语(阐述博主真知灼见) |
近来陆续有消息说,几个敢想敢做的深圳“80后”,借着谷歌事件,一鼓作气趁热打铁推出了“谷姐”这么个公司。据公司发起人称,借着谷歌之威,谷姐不仅一炮蹿红,并且还吸引到100多万元的广告和近千万元的风险投资光顾,但均被他们以“不想过早考虑商业回报”为由拒绝了。此外,由于谷姐迅速走红,还引来了不明原因的黑客攻击。
谷姐的这些说法一出,就遭遇了不少网友炮轰,揶揄谷姐自我炒作和吹水,而“哥的留下是为了姐,哥依然迷恋着姐”的说法,则更属自恋。
谷姐到底有没有收到100万的广告和千万投资,这个不好妄加判断。不过在我看来,这事也难怪网友。因为除了模仿,谷姐实在乏善可陈。谷姐团队的主要负责人也不讳言,谷姐是几个不同网站结合起来的,70%-80%的架构都没有进行二次开发。服务器和空间是租来的,BBS(论坛)风格的系统来自网上的开放源代码,内网社区中的争车位、奴隶买卖等插件沿用专业插件商供应,甚至网站LOGO也是山寨自谷歌和百度的“综合体”。
从一般的意义上来推断,一个完全靠照猫画虎搭建起来的企业,看不出全新商业模式和独特盈利模式,单靠某一事件聚集的人气,就能获得上千万风险投资的青睐,确实有天上掉馅饼的感觉。有网友就不讳言:“风险投资不是猪头,否则芙蓉姐姐早就融得到几百亿美金。”
抛下谷姐不提,在中国互联网界,类似的照猫画虎和自恋,其实并不少见。搭顺风车,打擦边球,类似的事件在中国业界已算不上新鲜事。近期可以随手捻来的,就有两个开心网对簿公堂,“去哪儿”和“去哪”开打口水战的案例。而所谓的顺风车,已从借鉴、模仿上升到几近不加掩饰的拷贝,许多网站无论从定位、商业模式、LOGO,还是首页的页面布局和色调都几乎没有任何改动,让人真假莫辨。
当然,流行的观点会说,模仿是许多企业成长要经过的一个必要阶段。但是话说回来,如果一个大环境允许模仿者沾沾自喜、旁观者也见怪不怪,就很成问题。毕竟,个别偷师很正常,但公然拿来主义,就是不思进取,借机上位只能算是小聪明,终非长久之计。
最新关于谷姐的消息说,谷歌已给谷姐发律师函要求其停止侵权。看来,在两个开心网,“去哪儿”网与“去那”网之后,又一场关于山寨和被山寨网站之间的拉锯战又要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