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AOL:带头大哥的没落

(2009-12-25 15:29:11)
标签:

aol

it

分类: 新媒评点(解析媒体潮起潮落)
    美国在线和时代华纳的分手,一如九年前二者联姻时那样引人瞩目。不同的是,九年前,市场一片欢呼,九年后,人们唏嘘不止。

  2000年,美国在线以小博大,收购了5倍于自己收益的传媒巨头时代华纳,这桩收购案以1810亿的金额,创造了全球历史上最大的并购案纪录。由于双方各自在新渠道和老媒体方面所具有的绝对优势,这场世纪婚姻更被称作“天作之合”。

  在当时,说AOL是网络时代的带头大哥,毫不过分。对于许多人来说,AOL就等于互联网,这家美国最大的上网服务提供商,因为要求加入的人太多,以至于客户热线都很难打通,被新闻界戏称AOL就是“Always Off-Line”(永远忙音)。然而仅仅9年,AOL的市值就从高达1640亿美元直跌落到如今的20多亿,整整缩水了98%!

  关于美国在线的没落,各方观点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或曰二者的九年婚姻自开始之日就同床异梦充满猜忌;或曰核心业务丧失,创新能力缺失导致战略游移不定……这些都各有道理。而我从中最大的感慨,是互联网让人们再次体验了那句话:“一切皆有可能。”

  如果穿过时光隧道,就会发现,在2000年年初,整个行业为AOL和时代华纳的历史性交易所震惊时,没有人注意到一家名叫谷歌的小小的初创公司,这是一家只有七十名员工的公司。如今,谷歌的市值已有1850亿美元,而当年的带头大哥AOL却已然没落。

  从叱咤风云的“巨无霸”,蜕变为无足轻重的“小虾米”,不过9年时间。而在互联网世界,从呼风唤雨到惨淡经营,这样的事例不仅从不缺乏,而且似乎还在以更高的频率发生着,我们记得那些曾经如雷贯耳的名字:AOL、康柏、朗讯、北电……

  从带头大哥与无名小弟之间的神速转换,让人感觉一切颇有宿命的色彩。这一方面验证了“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的宿命。另一方面,也充分体现出互联网行业的高风险和高波动性,一种新技术的出现,不仅可以迅速造就一个神话,更可以迅速破灭一个神话。

  这种宿命提醒人们,机会与危险永远同时并存,没有人会永操胜券。这让我似乎更理解互联网明星们任何时候如履薄冰的心态,想起百度李彦宏那句著名的话:我们永远离破产只有30天。这个市场变化非常快,如果你不能及时把握变化,随时会被淘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