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婚介网站进入后烧钱时代

(2009-10-31 12:19:19)
标签:

it

分类: 新媒评点(解析媒体潮起潮落)
    在“世纪佳缘”举办的集体婚礼上,笔者见到了小李。“从没想过自己会参加集体婚礼,更没想过自己会在网上找到老婆。”小李有些害羞,他是某公司高管,早已步入而立之年。

  谈及自己的择偶经历,小李说,刚出校园时,一心忙工作,忽视了爱情。但一到30岁,忽然开始担心起自己的婚姻。 “心情挺矛盾的,总想找个条件好的,结果反而挑花了眼,连自己喜欢什么都不知道了。没想到,无心插柳,竟然在婚介网站上碰到了她。”

  有媒体称,中国已经进入第三次“单身潮”,与前两次不同,很多人都是主动选择单身。世纪佳缘的工作人员表示,像小李这样的人在都市里已有相当比例。他们是“白骨精”,但生活很“宅”,并坚持“宁单勿滥”,最后很无奈地成了“剩男剩女”。

  小李之前对婚介网站很排斥,认为条件好的不可信,不好的又没兴趣,总之一切都感觉不真实。但今年年初,很偶然的机会,他注册成为会员。从此,小李到家的第一件事就是查看有没有网友“回信”。“如今,使用婚介网站的白领特别多,信息量很大,如果有中意的,可以线下联系。”

  中国人历来有“红娘”情节。如今,很多都市精英的生活圈子极小,但网络却可以拉近彼此的距离,特别是在Web2.0时代,婚介网站顺势而生。从世纪佳缘到珍爱网,传统的婚介被搬到网上。中国社工协会的调查表明,选择婚介网站为交友途径的单身人士已经从2006年的16%上升为2008年的33%。

  中国的婚介网站可分为“搜索型”和“推荐型”。前者类似于电子商务的C2C,通过设置限制条件搜索匹配结果。后者则通过注册时完成的一系列心理测试,根据用户类型来推荐人选。一位业内人士称,中国的婚介网站还处于萌芽阶段,因为还没搞清楚各自的盈利模式,所以一般都是两者的融合体,甚至有些还加入了SNS社交网站的因素。

  世纪佳缘CEO龚海燕笑言,中国的婚介网站还需要不断地引进风险投资,处于“烧.com”时代。中国的特殊国情,导致盈利特别困难。绝大部分都是靠免费吸引会员加入,提供一些增值服务,然后再组织线下活动。VIP会员的入会费上万,但所占比例微乎其微。

  珍爱网CEO李松则认为,婚介网站要靠用户规模取胜,核心竞争力就是客户。“现在推广成本极高,广告投放动辄超过五千万。如果靠‘线上+线下’的传统经营模式,肯定不行。我们应该试着去培养这个市场,让付费内容更具有吸引力,从而扩大付费用户。此外,网站本身每天有极大的浏览量,也为各企业投放广告提供了平台。”

  CNNIC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网民超过3亿,55%是年轻的未婚群体,单身网民超过一亿。婚介市场潜力巨大,但网民已经习惯了低廉甚至免费的网络成本。所以,怎样提高网民的“买单”意识就成了婚介网站的重要课题。

  网络可以让更多的灰姑娘结缘白马王子,但前提是有一个平台让他们相识。经历了“后烧钱时代”的婚介网站,需要走一条低推广成本、大信息量的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