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印刷术发明者毕昇后裔
印刷术发明者毕昇后裔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68,417
  • 关注人气:2,13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手机操作系统的挑战者

(2009-07-09 10:22:47)
标签:

手机操作系统

it

分类: 新媒评点(解析媒体潮起潮落)
    6月23日,无线互联网门户网站3G门户正式发布手机浏览器“GO”。

  据3G门户张向东介绍,这款“GO”浏览器“除了具有弧形布局的自动隐藏菜单和动态图标,以及可随意设置颜色、花纹和背景外,还将对外开放Widget平台,使用户可通过文字、图片、视频、Flash格式,查看天气、新闻、视频等内容。”

  3G门户的加入再次搅沸了手机浏览器这个早已火热的市场。竞争在日益加剧的同时也迫使商家不断完善、丰富着各自手机浏览器的功能。当人们更愿意将时间花费在浏览器,而不是OS(操作系统)—两者的关系可以打个比方:如果浏览器是功能与应用的舞台,那么其所对应的操作系统便可以看作是舞台所在的剧院—那么,对于手机操作系统来说,是否将意味着终结?

  “未来PC上最重要的不是操作系统而是浏览器。” Google大中华区总裁李开复曾下过这样的结论。去年9月,谷歌推出了浏览器Chrome,这一度引发外界对谷歌是否会进一步推出操作系统的猜测,与微软打对台。当时李开复这样回答人们的疑问:就像当初Windows取代DOS,现在操作系统已经越来越没用。

  他以自己举例:“每次打开电脑几乎90%的时间都呆在浏览器里,而只有10%的时间用像Office的软件”—早晚有一天,浏览器会取代已渐渐过时的操作系统,因此,“Google没有必要做操作系统。”

  如今,功能日益丰富的浏览器可以说已经成为了一种微型操作系统;而主流的操作系统也已经允许用户在浏览器内核上安装一些小型应用。同时,逐渐升温的云计算也加速浏览器取代操作系统的进程。

  这个加注在PC上的结论,在手机上又将如何演绎?

  “由于手机的操作性无法与PC相比,因此,在一个浏览器上为用户提供尽可能多的便利将是首选。”对于李开复的判断,Opera首席代表中国区总经理宋麟认为其在手机上同样适用。

  由于操作方式与PC浏览器不同,最大限度兼容众多功能正成为国内手机浏览器的通行做法。比如,在国内手机浏览器领域占据领先地位的UCWEB浏览器就同时兼容网页导航、视频播放、本地硬盘测试、搜索等众多功能。

  在近两年的“卧薪尝胆”之后,中国移动终于做出了基于Andriod平台的自主操作系统平台OMS,而搭载OMS系统的首款Ophone手机联想Ol也终于面世。且不说中国移动此举究竟是其手机深度定制策略的延伸,还是体现了控制上游终端产业的野心,它的确引来了极高的关注度,不过,自始至终有一种观点认为:在浏览器与操作系统的对局中,中国移动着力开发自有手机操作系统的举措有失远见。

  当然,目前来说,由于有些应用如Photoshop、在线游戏等仍无法在手机浏览器上运行,还不太可能直接跳过操作系统,一打开手机就是浏览器。但手机浏览器的重要性正越来越突出,对手机操作系统的挑战也将越来越大。

  未来的手机操作系统,也许将以一种想象不到的面目出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