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移动互联网酝酿3G时代井喷

(2009-05-06 09:53:01)
标签:

移动互联网

3g

it

分类: 新媒评点(解析媒体潮起潮落)
    紧随国外Facebook、MySpace等SNS网站的成功运营,国内互联网新模式的先行者也逐渐崭露头角。从国内的“校内”、“海内”到所谓的“X内”,从“开心”、“一起”到新版的“圈网”,分别针对不同的目标群体推出了各自的功能和服务,竞相瓜分中国的SNS市场,因此曾有业内人士定下结论:目前国内的SNS格局已定。但笔者认为,现在下此结论还为时过早,相比门槛逐步被抬高的WebSNS,移动社区(移动SNS)正以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在国内外快速崛起。

  移动SNS正在崛起

  从世界范围来看,随着3G应用的快速推进和手机终端性能的提升,手机逐渐成为“个人信息处理的中心”,互联网从PC到手机的趋势正在加速进行。与PC相比,手机具备“即时信息交互”的优势,其“精简、实用、方便”的特征,让用户能在日常生活中与友人间分享和联系时游刃有余。另外,移动SNS还具有向“现实交往”回归的独有特征。我们知道,互联网对用户身份的确认通常是通过电子邮件这种间接的方式来进行的,而移动SNS则是通过用户身份属性和通信属性来进行双重认证的。其核心表现是:既能确认用户的真实存在又能保持交流双方的隐私,任何一方均对自己的信息有完整的控制权;并且,交流的方式从PC到phone、phone到phone、phone到手机,载体有语音、短信、IM、彩信、WAPPush、手机邮箱、push-mail等多种方式,数据格式有文本、照片、视频、动画、声音等。这就增强了用户对社区的归属感,激发了彼此之间进行交流的愿望,也让用户对于移动SNS的黏性终于有了实实在在的立足点。

  中国现正处于加速3G应用的进程当中,并因其庞大的手机用户数量受到全球资本的关注。据悉,截至2009年3月底,中国的手机用户数量已达到6.48亿,其中手机上网用户将近1.5亿。中国无线互联网存在着巨大的市场需求,并且未来将进入快速发展时期。日前中国联通已确定WCDMA上网资费的新标准,其中186元套餐除了510分钟语音时长、20分钟可视电话时长外,还包含20M、40T以及60MB流量。因此,随着运营商各项资费的全面下调及3G网络的铺设,CD-MA2000上行速率达到2.4Mbps、下行速率达3.3Mbps,WCDMA上行速率达5.76Mbps、下行速率达7.2Mbps,TD-SCDMA上行速率达384kbps、下行速率达2.8Mbps。资费普降和带宽加大使得移动终端真正成为“个人信息中心”,移动SNS基础用户将呈不断扩大趋势。可以断言,移动SNS的崛起将对目前的SNS格局重新洗牌,并将在其引领下使得社交性网络平台获得更快的发展。

  其中,目前正处于内测阶段的手机公社(MobileCommunity,简称MC)就是移动SNS中的一枝新秀,其商业模式和运营模式走在行业的前列。手机公社是一个完全基于移动互联网技术架构的社交网络平台,它充分运用了电信运营商所有的移动通信手段:语音、短信、彩信、手机邮箱、pushmail构架用户的“联系和分享”平台。它极大地满足了用户基于手机充分联系和分享的体验需求,与此同时,用户在享受通信便利的同时,运营商可获得大量数据收入,解决了PC互联网时代运营商沦为仅仅提供通道接入的尴尬局面,把通道和内容紧密联系起来。手机公社的出现为SNS的突破打开了思路,并开拓了新的移动SNS领域。

  开创3G繁荣的金钥匙

  当然,要开创3G繁荣的大好局面,移动SNS还需要运营商的大力支持,更客观地说,这其实是双方对于彼此需要的一种寻求。

  3G到底带来什么?正如前所述,移动上网资费的下调和带宽提升,必将带来移动上网用户的高速增长,以及手机终端的更新换代,而非通信用户的大量增加。而目前的手机支付、手机网游、手机电视等高端业务尚不足以赢得用户的青睐,长此以往,3G在我国的发展速度将会受到极大的影响。而此时移动SNS的开发,正是运营商突破这一瓶颈的有力助推器,它通过与手机邮箱的捆绑可带动手机业务的拓展,通过小字报、照片、视频、音乐,以及手机购物信息分享时的短信提醒、通知等,可以提升点对点的短信收入,同时还可通过会员之间无需对方号码的匿名语聊增加额外的话费收入。总之,移动SNS可以凭借多种方式黏住客户、提升ARPU值,给运营商带来多方的盈利点。曾经的中国移动掌门人王建宙早在几年前就预言运营商势必进军互联网,运营商未来的目标并非仅仅做一个连接PC平台与手机平台的“通道”,而是要成为整个产业链的核心。

  其实,运营商作为整个产业链的源头,左手握有通道、右手握有客户,将移动SNS结合起来只不过是顺水推舟,而这一推力对于实现SNS向移动SNS的蜕变却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首先,运营商拥有庞大的用户群,这为移动SNS的发展奠定了一个坚实的基础,而且运营商的营销渠道目前已日趋成熟,运营商可以将移动SNS的入口预置在SIM卡中,或是将移动SNS的登录入口预置于本地用户等多种方式来加快自身与移动SNS的融合,以共同的利益为基点来实现双方的共赢。其次,运营商已有现成的支付平台,移动SNS可以借此为用户提供包括手机支付在内的更多服务及保障,这就增加了对于线下用户黏度的维系,同时也促进了运营商与移动SNS研发机构之间共识的达成,进一步推动双方的合作与交流,并在双方的努力下尽快促成移动SNS新格局的形成。

  因此,笔者认为,移动SNS格局的成功开启需借助双方之合力并通过分工协作方能完成。移动SNS的研发机构主管移动SNS核心系统硬件以及社区平台的开发、软件的升级、技术的支持等领域,而运营商则主要负责当地市场的营销推广、提供当地的硬件平台和网络宽带、根据业务需要开通接口并支付接口调试费等项目,在双方明确各自职责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沟通与交流,各司其职,那么3G繁荣的大好局面就指日可待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