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FID与SIM卡结合 突破移动支付终端瓶颈
(2009-04-29 10:51:05)
标签:
it |
分类: 新媒评点(解析媒体潮起潮落) |
2008年3月19日,国务院信息化办公室批复同意依托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以中国移动通信研究院为主体,成立国家移动电子商务研发中心。国家移动电子商务研发中心坚持自主创新,通过制定统一的技术标准及技术方案,加快推进国家移动电子商务的进程;通过自主研发和合作研发相结合的方式,解决移动电子商务发展中的关键技术问题,形成自主知识产权的成果;通过与相关行业开展业务合作,促进产业链发展,加快移动电子商务的推广和应用。
移动电子商务是一个很大的范畴,对于促进城市信息化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而依托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以中国移动通信研究院为主体的国家移动电子商务研发中心则从组织上为我国移动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技术、资金和人才的保障,为其领先发展提供强大的原动力。
NFC即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主要用于移动终端的非接触支付。而非接触手机支付业务则是移动电子商务的一种业务。目前,由于支持NFC技术的手机种类还很少,用户如果想用基于NFC技术的移动支付业务就需要更换手机,用户缺乏足够的使用动力。仅中国移动就有4.6亿手机用户,全部更换NFC定制手机的代价要远远超过更换POS机的代价。如果依赖传统的带有NFC芯片的手机来满足用户的需求,那么这个产业的大规模发展还需要很长的时间。
将RFID(射频识别)技术与移动通信技术结合,是移动电子商务技术发展的关键技术之一,也是带来业务创新的重要基础之一。除了GSMA(移动通信世界大会)中提出的机卡协作的基于NFC标准的非接触技术解决方案外,中国移动还自主提出了完全基于SIM卡的非接触技术解决方案,这样可以在不更换手机而只需更换SIM卡的情况下为客户提供基于非接触技术的移动电子商务服务。和目前国际上通行的NFC概念不同,中国移动新型NFC技术并非通过定制手机开展业务,而是将电信、金融等支付业务融合在SIM卡里,这样做避免了手机的大量更换。
中国移动自主提出的完全基于SIM卡的非接触技术解决方案,采用了安全可靠的技术,基于SIM卡提供了一个开放的技术平台,能够实现多应用的动态加载和数据的安全存储,为行业合作提供了保障,从而为大规模市场应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目前,中国移动针对手机支付中的相关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解决了RFID与SIM卡、移动终端相结合的关键技术难题,完成了手机支付业务模型、POS机具的设计,申请了20多项技术专利,形成了一系列技术规范和标准,用于指导试点示范省市的移动电子商务示范工程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