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印刷术发明者毕昇后裔
印刷术发明者毕昇后裔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68,417
  • 关注人气:2,13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看客催生网络观光团现象

(2009-04-06 20:10:53)
标签:

网络观光团

it

分类: 生活物语(抒发生活所思所想)
    如今,在浏览一些热门帖子和视频的时候,常可以看到有网友留言“天涯观光团”、“猫扑观光团”、“豆瓣观光团”等字样。所谓“××观光团”通常指某网站或者论坛的网友自发组织的网络观光团体,只要看到有趣的、震撼的、有争议的内容,他们就会一呼百应,群起而观之,并在被观赏对象那里大笔一挥留下痕迹。不过,网络观光团不仅仅是到此一游的网络衍生,网友在表达关注的同时,还往往会表达对某网络事件或批判或支持或不屑等诸多复杂的态度。网络观光团正逐渐成为了一种新兴的网络文化现象。

  网友逛网爱组观光团

  “这是怪蜀黍(叔叔)的博客地址,大家快去围观啊!”看到这样的网络留言,你也许会感到不解。其实,这是如今流行的网络观光团惯用的说话方式,就是吆喝大家一起去看某帖子、某博客或者某视频,就像观光团一样。若是多人同时观光,自然就成围观了。

  谈起最早出现于网络的观光团,资深网友都知道是天涯观光团。早在一年前,有那么一群网友爱到处晃悠,并在自己所逛过的帖子、视频的评论区域留下一排“天涯观光团”的字样。

  据天涯来吧中天涯观光团的助理版主“玩命”介绍,天涯观光团是天涯社区里娱乐八卦版的一个衍生物,具体由谁发起的已经无从考证。作为天涯社区里一个最有人气的版,娱乐八卦一直都是各类娱乐消息和各种八卦的汇集地,提供消息的网友往往会把消息源的链接放在帖子里,供需要了解详情的网友点击。慢慢地,就在娱乐八卦中形成了一种观光指南似的效应,有人给出链接便会有很多网友齐齐聚集过去观摩。久而久之,这种自发的观光行为逐渐发展出了名头——天涯观光团,观光网友常以天涯观光团成员自居,并在所到之处留下“天涯观光团”字样以显示经过的痕迹。

  如今,不少知名论坛的网友都借鉴了这种网络观光做法,猫扑、豆瓣、百度李毅吧都成立了自己的观光团。这样的网络观光团一方面带有网络游览指南的意思,另一方面也有组队围观的凑热闹心态。

  网络观光不仅是到此一游

  在越来越多的网友自发地组织起各种网络观光团时,当越来越多的帖子的留言区域出现网络观光团的足迹时,网络观光团这种网络到此一游的形态已经被赋予了更多深层的含义。

  网络观光不仅仅是猎奇、凑热闹、表达存在和关注的一种形式,它同时也在表达观光成员的某种态度。

  网络是个放大器,它常可以将生活中人所隐藏的欲望、弱点放大,形成某种荒诞的东西,这从如今网络上泛滥的跪求富婆包养帖、炫富帖、征友征婚帖、艳照帖中可见一斑。而网络观光团所选取的观光对象常常就是这些超出常理之外的荒诞的网络事件,如豆瓣观光团所言,观光团的宗旨就是关注所有网络牛事、雷事和极品事。

  在观光的同时显示“一种通过围观来表达的判断”,“玩命”这样解释观光的意义。他告诉记者,“天涯观光团”这五个字所要表达的,有时候是赞扬,有时候是批评,有时候甚至是一言不发地将之暴露在众目睽睽之下,通过众网友目光的灼烧,从而让被关注者产生某种自省。“玩命”举了几个例子,像最近很红的泼妇为吃鱼翅在地上打滚的视频,天涯观光团就留下了大量的足迹,表达自己惊诧和否定的态度。

  相对于天涯观光团含蓄的观光留言,豆瓣观光团则使用了更直观的方式。豆瓣观光团常常用“在豆瓣观光团面前,一切都是尘埃”、“豆瓣观光团到此围观并纷纷流下激动的眼泪”、“豆瓣观光团到此围观楼主并表示震惊”、“豆瓣观光团到此围观并表示火星”、“豆瓣观光团表示对此次事件负责”等固定的留言格式来表达态度。

  看客文化延生网络观光团

  对于网络观光团这一独特的网络文化现象的产生,“玩命”认为这是中国看客文化的一种网络体现。

  中国人向来是喜欢看热闹的,马路上只要有人喊一嗓子“呦,有人打架了”,保证立即能招一堆看客过去。网络观光只不过是将这种吆喝放到了网络这个更加发散的平台上,形成了更有组织、更有规模、更有纪律的看客团队。

  不过,相对于鲁迅所批判的麻木、自私和愚昧的旧式看客文化,如今的网络观光团则表现得热情、理性和具有明显的价值判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