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追踪TD放号一年  体验TD的成长

(2009-03-31 10:58:03)
标签:

td

it

分类: 新媒评点(解析媒体潮起潮落)
    2008 年4月1日,中国移动正式开始TD-SCDMA 的社会化测试和大规模试商用,至今刚好一周年。在这一年中,中国的运营商第一次在没有先例借鉴的情况下,依靠自身的技术力量进行网络布局,也是第一次由中国厂商主导的新技术产业链进行大规模网络建设和运营,整个民族通信产业自主创新的重任,决定了TD-SCDMA 网络建设和运营只能向前,没有退路。

  然而,TD的发展,并非是一个孤立的努力,它站在整个中国移动通信产业链过去十年发展的成就之上,又带动这一产业链一日千里,快速成长,“ TD 的一年,等于GSM 的十年”,TD-SCDMA与中国的通信产业链,就像是一对互相促进的“通天之塔”,追寻着只有勇于实践者才能寻获的果实。

  办理入网:可选终端增多

  一年前

  记者2008年4月1日来到中国移动中关村TD体验厅时看到,首个办理用户大概在45分钟后拿到了TD先锋卡。通过与演示及客服人员的人交流,记者发现服务人员对TD业务还不甚熟悉,除了简单的业务介绍和收费标准应答之外,对于用户最关心的手机电视、手机上网以及流媒体点播等特色业务的介绍过于简单,一些终端使用方法也不甚了解。

  首批上市的TD终端共计六款,分别是中兴U980、三星L288、LGKD876、新邮通N268、海信T68和联想TD800,售价分为3800元、2800元、2500元和1800元4个档次。6款终端中只有中兴U980是双模双待机型,其余5款均为双模单待,不能同时使用3G与现有的2G手机卡。

  现在

  记者来到中移动紫竹院营业厅,发现当时只有自己是办理3G业务的用户,并没有出现TD放号之时大量用户排队等候的情况,但在摆放在营业厅正中放着超过8款TD终端的柜台前,记者发现这些终端全部都能实现2G/3G切换。

  服务人员了解到记者的需求,立即询问记者是否携带了身份证和相应的TD终端。该工作人员,反复确认了记者手中的酷派6268的真实性,似乎对从非营业厅换购的终端持有一定的怀疑态度。她解释道,TD号码属于3G网络,必须要有对应的终端才能使用,“在外面购买的手机不一定能够使用。”看来TD终端的品种仍然是有限,社会化渠道仍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选号的环节比较人性化,记者自己在选号机上选择了较满意的一个188号段号码。在等待的过程中,记者注意到,在营业厅中有两台自助设备,用户可以购买充值卡、选号、查资费详单,很好地分流了相当一部分的用户。过程中,记者了解到,目前办理TD业务的用户比较少,“有时一天也没有一个。”该营业员介绍说。

  结论与分析

  从产业链的运营一端来看,中国移动的TD服务已经有了长足的提升,但用户认可度并没有明显改变。这也表明TD运营要想取得市场的成功还需要付出艰苦努力。另外,终端的增多和变好也反映了产业链的进步.而中国移动对用户自带的终端充满疑虑,与其说是一种对市场的控制行为,不如说是出于保证自身服务质量的考量,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TD终端是一个关键的发展瓶颈。

  路测TD:网络覆盖有提升

  一年前

  2008年4月,在最初的路测中,北京地区还没有实现TD网络全城覆盖,信号覆盖范围仅为市区及郊区主要县城等,尤其是北四环、五环的大片地区没有覆盖。

  在路测手机电视功能时,联想TD800经过约三次重播后连通,相关人员解释是当时正行驶在东三环立交桥附近,信号不良。

  在体验在线上网功能时,打开网页时间基本可控制在5秒内,下载一首2M的歌曲时间约1分钟,传送一张22.6K的照片约20秒。虽然TD-SCDMA终端最高支持384Kbps的速率,但大部分终端厂商均在出厂时设置原始默认速率为64Kbps。

  用TD终端进行语音通话效果良好,但部分地区没有信号。

  现在

  2009年3月26日,记者手中拿着酷派6268的双模TD手机,该手机开机选网分为“TD-SCDMA优先”和“仅用TD-SCDMA”两种模式,记者首先选择了“TD-SCDMA优先”模式,在北京西三环的紫竹桥地区和西二环的新街口地区拨打、接听时,话音质量正常,但显示采用的是GSM网络。

  为了更好地测试TD性能,记者将该机网络强制设定为“仅用TD-SCDMA”模式。大约一个小时后,记者到达北京南二环的右安门地区,经过几次拨打、接听测试,发现手机通话质量尚可,来电通话声音清楚,但却像是从一个比较遥远的地方传过来的声音,比较“空”。记者乘坐市内公交汽车,汽车在保持大约40—50公里/小时的速度行驶时,该手机通话状况与平常无异。

  此后,记者又在北京南五环、西南二环等地区测试了TD通话,总体而言,通话水平基本能达到GSM通话质量,但在一些建筑密集地带、屋内,楼梯拐角处,通话质量则会大打折扣,首先是拨出、接通速度较慢;其次,通话声音不稳定,时远时近;再之,通话时时断时续的情况偶尔也会出现。

  结论与分析

  一直以来,中国移动在对TD网络进行“超常规建设”,在一期一年多建设中完成的基站建设量相当于试点城市以前十三年的建设总量。但无需讳言,TD网络覆盖质量与2G网络尚有差距,不过,以一年的工作与数十年的积累对照,并不公平。据了解,为快速有效提升TD-SCDMA网与2G网络切换成功率,中国移动推出“新机制、新标准、新测量”解决方案,这是对TD-SCDMA/2G融合组网的进一步深化。“三新”实现以后,可望使得客户在TD-SCDMA网与2G网间切换的成功率将达到现有2G网络900兆/1800兆间切换的同等水平。移动内部测试结果表明:新机制更容易确保双模终端有效驻留TD网络,驻留时间比增加约30%,以进步的速度来看,TD的未来值得期待。

  业务应用:数据应用质量较好

  一年前

  2008年4月,通信产业报(网)记者体验了TD主打业务手机电视,记者在体验厅试用时正在直播中央一台的演出节目,演示期间大约平均每隔一秒出现一次视频缓冲,播放过程中画面稍有延迟,并同时伴有轻微马赛克现象。据工作人员解释,这是由于手机内存的限制。记者发现该手机机身较热,经询问当时演示时间在两个小时左右。

  TD另一主打业务可视电话,经记者实际使用效果良好,通话期间画面效果清晰,相比目前常见的QQ视频聊天效果好很多。但在通话过程中双方均应避免晃动,以维持画面稳定。可提供的TD可视电话速率为64Kbps。

  在上网方面,使用TD手机登录TD网络,屏幕将显示三项业务,分别为:VOD、监控和DV点播。记者体验过程中只有监控可正常演示,对“即拍即播”的DV点播,工作人员的解释是“系统故障正在调试”而无法演示。

  现在

  记者在走访多家营业厅后发现,在TD终端展示柜台,各生产商均会派销售代表现场咨询,各品牌并无相互拆台情况发生,用户可根据每月话费额选择相应捆绑的终端。

  根据通信产业报(网)的读者反馈,视频通话中出现的问题集中在:一是在通话人距离较远时,画面接收会出现延时或无法接通现象;二是TD手机的“抢信号”功能差;三是TD手机用户目前明显太少,这就造成拥有先进功能却无处施展的尴尬局面。

  记者找了很多TD试商用时的用户,想要进行视频通话,但是都未能实现,甚至一些一直在倡导TD应用的老专家都没有开机。因此只能在营业厅用两个TD号码互相通信,效果尚可。

  在上网业务方面,记者发现,即时通讯工具、网页浏览等同样顺畅,利用飞信和手机版MSN、手机版QQ,在户外和移动状态下都能保持在线聊天。记者还体验了一下手机电视功能,声音画面质量虽不高,但是还是基本做到了流畅。

  在测试华为ET128TD上网卡时,选择在已有TD信号覆盖的某处办公室里,TD-SCDMA的网络信号是满格,拨号上网之后,使用迅雷下载了一首4.23MB的MP3,花费时间为50秒,平均速度是86.55KB/s,平均速度与GPRS相比稍快(同样的下载情况下),在下载过程中即时速度最快为92KB/s(合736Kb/s)。

  使用上网卡在TD-SCDMA网络下浏览网页时,相比于先前的GPRS和EDGE,速度明显变快。ET128同样支持和手机相同的电话本、短信及彩信功能,它可以通过它的客户端软件,收发短消息、彩信,编辑电话本,比较方便。

  结论与分析

  TD产业链正在不断进步,总体上看,TD数据业务应用的满意程度要高于语音业务。据了解,中国移动TD的应用重点也发生了变化,重点发展数据卡和手机上网应用,并因此确立了“加大TD室内覆盖,实现成片连续覆盖,减少网络间切换”的建网策略,此举不失为建网初期扬长避短的合理选择。

  另外,至今全国TD用户数总共才数十万。平均到10个城市,每个城市用户数仅勉强有4万人。而中国移动的用户总数超过4.5亿,也就是说,每1万多个移动用户中,才有不到一个TD用户,其中又有相当多的人日常不开机。这样要找个视频通话的“对手”,还真是不容易。

  在TD二期中,中国移动提出的融合组网技术,能够降低用户使用门槛,提升了用户体验,也许能让更多的用户应用TD。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