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程:刺痛中的第二程
(2009-03-30 14:16:15)
标签:
携程it |
分类: 丰言丰语(阐述博主真知灼见) |
从去年年底开始,携程一直与格林豪泰酒店在合作问题上纠葛不清,最终被对方告上法庭;东方航空董事长刘绍勇又趁着“两会”期间,声称东航是“给携程打工”,使得携程CEO范敏不得不出来“辟谣”;“保单门”事件更是让消费者少见地站在了携程的对立面。一时间,携程突然间成为“全民公敌”。
2006年曾经与携程CEO范敏一起参与一档电视访谈节目,讨论的主题是企业的持续成长能力。当时我问范敏:“每天晚上让您睡不着觉的事情是什么?”范敏说:“创业的时候是因为担心团队不稳定而睡不着觉,现在是担心突然间发生一些大的突发性事件。突发事件对携程这样一家以服务为生存基础的公司会产生非常大的影响。”这番话今天看来颇引人深思,一系列突发事件让携程陷入危机,也让携程不得不面对企业成长与发展过程中必经的磨难与痛楚。
2008年,携程的营业收入超过15亿元人民币,约合2.2亿美元。按照美国一位管理学者在《企业成长之痛》一书中的分析,服务型企业的收入在1.67亿~3.33亿美元之间,是多元化发展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企业发展的关键任务是,为现有市场开发新产品,为现有产品开发新市场,或两者兼而有之。除此之外,还必须在企业内部重塑创业精神,建立具有创业精神的核心管理小组,鼓励更多的内部创业者。曾经作为市场入侵者的携程,在经历了10年的快速发展之后,“进入了成立以来的‘第二程’。”
针对现有市场,携程开发了商旅、度假等新产品,而建立“星程联盟”、增持如家酒店股份、开拓二、三级城市等行动的目的,是为现有的产品开发更多的新市场。从这一系列市场动作来看,携程的管理层对公司所处的发展阶段有着清醒的认知,也正在采取有效的战略行动。但是就像每个人在生命历程中必须经历的种种磨难与考验一样,企业在生命周期的每一个阶段中都会面对不同的成长阵痛。一位已经离开携程的老员工说,携程大企业病的征兆已经开始出现,缺少了创业初期的激情和活力。有人说,互联网公司的1年等于7年,一家不满10岁的公司看似年轻,但肌体却可能已经未老先衰得像个70岁的老人。
保单事件发生后,携程副总裁庄宇翔在博客中这样写道,“这对我们是一剂清醒剂,是一方良药,能让我们从成功的飘飘然之中清醒过来,全力迈入携程的第二个发展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