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京东商城:不赚钱赚吆喝

(2009-02-22 19:05:18)
标签:

京东商城

it

分类: 新媒评点(解析媒体潮起潮落)
    就在投资人都叫喊着 “现金就是妈”的时候,京东商城最近逆势融资2100万美元,而此时京东商城还是维持着成本≈毛利,也就是不赚钱的状态。

  “如果想盈利,我们现在随时可以盈利。”京东商城创始人刘强东说,按照现在的运营情况,刘强东只要把价格提高一个点,就可以马上实现赢利,而京东商城的价格相对于传统渠道来说,至少要便宜10%。“现在盈利对我们来说,没有什么价值,规模才是第一位的。”

  规模大于利润

  2008年底,京东商城再一次融资2100万美元,主要用于升级物流平台、服务技术和扩建网络,早在2007年,京东商城融资1000万,用于扩充产品线和搭建物流平台。

  风险投资似乎对这家还不赚钱的B2C网站特别眷顾,京东商城主要通过网络平台销售3C产品,凭借低价和服务已经发展成为中国最大的3C网络购物商城。

  其实,京东商城的商业模式并不复杂,简单地说,就是把国美、苏宁模式搬到京东商城上。

  苏宁电器董事长张近东称,2008年初,就开始兴建电子商务物流体系,国美电器已经把网上购物业务的发展作为集团的重点发展战略之一。

  但是京东商城并不像国美、苏宁那样赚大钱。“我们就是基本维持运营。”刘强东说。

  不赚钱?这怎么会受到风险投资的倾慕呢?

  “投资者理解我的商业模式,他们很清楚这个行业到什么规模可以挣钱,到什么规模不需要赚钱,等到需要赚钱的阶段就是了。”刘强东解释说,现在赚钱的火候还不够。

  即使是发展最快的B2C网站之一,在中国,京东商城还是处在发展的早期。“我们的供应商还没有全部到达顶端,还没有足够的能力向品牌厂商直供、议价,还需要以更大的规模来支撑。”刘强东介绍说。

  目前,已有400多家品牌厂商进驻京东商城,80%采取直供。

  “直供并不代表得到最好的价格。”刘强东说,“他跟你的销量是有直接关系的,销量越大越能得到厂商的返点支持。”

  所以,京东商场的第一要务就是规模。“在保持销售价格不提高的情况下,如果销量足够大,实际上毛利率是可以快速提升的。”

  京东商城提供的数字显示,2006年营业额为8000万,2007年为3.6亿,2008年就一下子蹿升到14亿,连续年增长率高达300%。

  传统渠道之“死”

  京东商城重视规模,更重视低价,而传统的渠道并不是很喜欢他,因为他抢了他们的饭碗。

  刘强东并不回避这个话题,“任何渠道都是有冲突的,特别是全新渠道在生存的过程中一定会带来一个激烈的冲突。”

  这种低价策略在一次与明基的口水战中表现得尤为激烈,2008年底,京东商城上一款明基的BenQMP512投影机将价格标到了3199元的超低价上,已经十分接近于行业内的提货价,这相当于是直接砸了中小经销商的饭碗。明基在11月14日发布了一份“郑重声明”,在这份“声明”中,宁可呼吁消费者在京东商城上不购买自己的产品。事后,明基中国区总经理洪汉青说:“我们拥抱所有的新兴渠道,无论是B2C,还是电视购物,但是京东商城随便破坏我的价格,我不喜欢它。”

  那么,京东商城的低价是怎么形成的呢?“我们的产品主要是从品牌厂商或者是分销商提取,然后直接到达消费者手里面去。我们获取的利润跟目前整个行业的利润率差不多。”刘强东介绍说,传统渠道经过3层盘剥,而京东商城是80%的品牌直接到达消费者,销售价格自然而然就比传统渠道便宜很多,这是很正常的一个事情。

  据称,因为更直接到达消费者,京东商城的销售价格比传统渠道平均便宜10%以上。

  但是,毕竟传统渠道还是品牌厂商最依赖、最主流的渠道,传统渠道不干了,品牌厂商能做得住吗?

  “传统渠道虽然现在占主流,但是增长速度每年都在减少,而我们每天是几倍地增长,那么,品牌厂商会怎么选择呢?”刘强东说。

  更重要的是,京东商城能带来多大的价值,通常,通过传统渠道,一台笔记本从工厂到达消费者,平均要花费1个月到3个月时间,而京东商城只需要7天到15天时间。

  “我们和品牌厂商之间的合作越来越紧密了,我们每年都在增长,今年我们增长的速度依然没有放缓。”刘强东说。

  不过,相对于淘宝上千万用户级别,京东商城实在是太小了,目前,他的注册用户只有200万。

  “我们并不关心注册用户的增长,我们关心老注册用户的购买次数。”刘强东透露,平均每个用户每年至少要产生4次消费,而且平均单笔金额800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