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下乡:台式PC的强心剂
(2009-02-12 09:33:08)
标签:
电脑下乡it |
分类: 生活物语(抒发生活所思所想) |
2008年前三季度中国台式PC市场增速下滑更加明显,国内市场台式PC销量为1668.2万台,同比增长率为8.2%,销售额为641.2亿元,同比增长率仅为1.2%。
而笔记本电脑市场持续火暴,继续蚕食台式PC市场份额。受原材料和人力资源价格上涨的影响,国内厂商利润普遍下降,而在国际品牌的强势冲击下,以台式PC为主力产品的国内PC品牌生存环境更加恶劣。
开拓新市场尤为迫切
2009年,对于国内台式PC厂商来说,把握商机,开拓新市场显得尤为迫切。
继“家电下乡”后,一项针对农村市场推出的“电脑下乡”财政补贴计划正在酝酿之中。这项价值涉及上亿元的PC采购计划如果能够出台的话,将会为低迷的PC市场注入一剂强心剂,尤其是对于正面临困境的国内厂商来说是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如果“电脑下乡”计划得以实施,参照“家电下乡”的13%补贴能够直接补给农民,将会大大刺激农村市场需求的释放,从而提升整体台式PC市场的销量。
深挖农村市场,将是台式PC厂商应对‘IT冬天’的良策。面对1—3级城市激烈的竞争和狭窄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多的PC厂商已将目光投向了潜力巨大的农村市场,尤其是联想、海尔这样的厂商很早就开始关注农村市场。联想从几年前就将渠道网络建设到四五级城市甚至县级城市,并且专门实施了“千县行”大型推广活动来加强县级城市的品牌影响力。海尔则是利用其家电渠道的优势,把农村市场作为其开拓重点。面对蓄势待发的农村市场,惠普、戴尔这样的国际厂商也不会甘心在农村市场落后于联想。预计2009年农村市场的争夺将日趋白热化。
须符合政府采购要求
广袤的农村市场,虽然看起来很美,但除了在渠道开拓上做文章之外,如何才能真正抓住农村市场的需求,并跟进推出相应的售后服务,也是各大PC厂商下一步亟须解决的根本问题。
首先是开发出针对农村需求的产品。要想纳入“电脑下乡”计划,就必须符合政府采购对农村电脑产品的要求。性能方面并非是关键因素,更重要的是应考虑农村用户的特殊需求,从应用入手,解决农民最迫切的问题。比如许多农村用户购买电脑不仅仅是为了娱乐,而是需要获得更多用于农业生产的外界资源,这就需要在电脑中集成一体化的上网解决方案,帮助农村用户获取更多农业生产信息。
另外,农村用户对电脑的了解程度还处于比较低的层次,如何提高产品的易用性,让农村用户能够方便地使用电脑产品,也是需要厂商在产品的研发中着力解决的。
其次是售后服务的问题。在农村,电脑发生故障大多是由于软件问题,比如查杀病毒、系统恢复等问题,这些对于城市用户可能并不困难,但对农民来说,却并非易事,这就需要厂家来解决这些问题。此外,出现故障后,送修对于农民来说也是个棘手的问题。因为在地域偏远的农村,服务网络能否覆盖?响应是否迅速?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也是厂商应该思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