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三个上海男人的新媒体资本局

(2009-01-04 13:15:54)
标签:

新浪

分众

复星

it

分类: 新媒评点(解析媒体潮起潮落)
    2008年最后一周,曹国伟、江南春与郭广昌这三个彼此熟悉的上海男人,在略显寒冷的资本市场中挑起最热话题。新浪并购分众旗下楼宇、框架、超市等户外媒体业务,随后曝出分众又被复星国际在二级市场重仓持有,一跃成为其最大股东,如此层层资本运作的背后不难看出大鳄们对中国新媒体市场的抢夺,是什么样的商业逻辑使得三者所领导的公司如此股份交错?又是什么样的环境使得这一切看起来那么机缘巧合?

  曹国伟:新浪的超大媒体梦

  新闻界出身的曹国伟喜欢摄影,当上新浪CEO兼总裁后,他手中的莱卡相机只能束之高阁,根本无暇等待好的光线去拍美丽的风景,但他深知光线的好坏决定一切,在他看来,资本市场也如此。2008年11月10日,分众传媒发布第三季度财报,当天股价由每股16.09美元暴跌至每股8.83美元,为新浪与分众的合并埋下伏笔。

  “并购真的要天时、地利、人和,与分众并购事情一提出,新浪董事会就一致通过,并购的商业逻辑很简单,对方比价合理,新浪对分众户外数字广告业务真的感兴趣,这部分是分众的优质资产,也与新浪现有互联网广告业务有很多互补性,当然作为分众董事我也很熟悉分众的业务状况。 ”12月24日晚,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独家采访时,曹国伟面露疲惫,在并购消息发布这两天,他除了向不同分析机构解释并购所带来的影响外,媒体记者也是其必须面对的,当然还有媒体对并购后团队整合问题心存疑问。

  12月24日晚上21点,新浪和分众传媒联合宣布,新浪网将向分众传媒及其股东增发4700万股新浪股票(约13.7亿美元),收购分众旗下的户外数字广告业务,这相当于合并后公司约46%的股份。这是中国自从诞生互联网行业以来最大的一次并购,交易双方一家是中国最大互联网广告公司,一家是中国最大楼宇广告公司,而收购之后新浪将成为中国最大的新媒体广告平台,该交易将在2009年上半年完成。

  与曹国伟不同,并购消息发布后,分众的董事长江南春开始按照已经排好的日程表四处出差,用他的话说,要全国各地跑跑,他告诉记者自己未来的工作重点会放在两家公司业务整合上,不言而喻,作为新浪未来最大的股东之一,这桩交易的最大潜力在于它会极大地扩展新浪的广告客户群。而眼下,曹国伟也需要证明自己买了块未来可能最赚钱的项目。“逻辑很简单,我们看好分众手中这些屏幕,这就是到达客户的渠道,并购后新浪有很多新的广告空间。”如此一来,分众传媒在中国100多个城市安装的终端覆盖了超过7万栋楼宇、16万部电梯、4000家大中型卖场和便利店纳入新浪囊中。

  在以往数次采访中,曹国伟最爱提及的两个字就是“逻辑”,这个昔日复旦毕业,从美国回来的“海归派”曾在普华永道任职,因此也深谙投资之道,虽然他本人不爱曝光,但是爱分析、逻辑性强。自其1999年空降新浪担任财务副总后,几乎新浪的所有成功的和未竟的并购案他都亲身经历,几乎新浪所有关键的职位也都干过,2009年5月,是他来新浪就职的第十年,而他本人也在2008年开始迈入不惑门槛。“其实董事会对我的任期没有特别约束,因为要把持并购大局,我肯定要在新浪继续工作了。”曹国伟如此补充。

  收购后,曹国伟通过内部邮件向内部员工表示,将带领新浪员工在下一个十年在包括互联网、手机和数字户外媒体等新媒体领域获得更广阔的发展。他还表示,此次新浪合并分众旗下的户外数字广告业务,并不会改变新浪目前既有的公司架构、管理架构和发展策略。

  按照国外分析师的说法,新浪此举能够在互联网和非互联网平台之间交叉销售广告,摆脱自身广告客户多集中在金融、房地产和汽车业的模式,实现客户的多元化,也解决了收入模式单一的问题。而在江南春看来,曹国伟既在媒体工作过,又懂财务与并购知识,这也是双方可迅速达成共识的基础。

  “我说了多次,目前互联网最赚钱的就是广告和网游,网游如好莱坞大片,成功与否主要靠设计和研发团队,而广告新浪最有优势,我们目前做得最好,未来做不做网游,也要看时机,我并不排斥。”一直以来,曹国伟的论调就是延续“以门户和广告为核心”的大媒体战略,外人看来,这跟他是新浪前任CFO有关,对成本有严格控制。有媒体分析,曹国伟在2005年盛大意图收购新浪时启动“毒丸计划”击退盛大,手法老到,尤其他对数字的精准要求则被下属称之为“狠”。

  “毫不客气地说,在中国互联网中,没有人如我一样经历过这么多次资本运作与磨练,昔日雅虎和阿里巴巴的换股模式就是我设计的,其实有很多公司都对新浪感兴趣,我做的很多工作就是谈判。合作中有各种各样的可能性,这次合并,我觉得我们能赢,因为此前新浪本身就整合过多次。”在新浪20层曹国伟办公室,靠窗有一架望远镜,圣诞灯火闪烁,“原来今天就是平安夜了,我原来在美国还过圣诞节,现在我最想做的事情就是放个大假,好好休息。”曹国伟笑言。

    江南春:脱身分众

  时间追溯到两个星期前,江南春与曹国伟一起喝茶。对当前经济环境下广告业发展趋势进行了深谈,谈性正浓时,二者聊起两家公司合并的可能,忽然觉得此刻做这个交易比较可行,于是分头回去问董事会的意见,没想到董事会一致通过,而后就是双方聘请专业的财务机构评估,开始商讨并购细则。

  在江南春看来,这外界看来的惊天并购几乎没有什么波折。“我当时意见是这个并购一定要快,要保密不能走漏风声。” 此前,江曹二人私交就不错,分众曾经是新浪最大广告代理商,而曹国伟又是从分众传媒上市以来的独立董事,2008年5月由于新浪与分众间交易额超过了新浪营业额的5%,曹国伟才转任分众非独立董事。双方相互了解,又赶上分众2008年流年不利,年初被央视点名、之后业绩低迷,坏消息频出,于是有了外界所传其与新浪要“抱团过冬”的说法。

  “你看海外市场,已经很久没有IPO了,好耶寻求拆分上市的想法因为经济环境的恶化也只好搁浅,与新浪合并后,其实也等于好耶变相上市了,这逻辑很简单的。”分众董事长江南春依然快言快语。

  2006年,在成功收购框架传媒、聚众传媒、北京凯威点告后,江南春的生活圈媒体群战略中还有两片纯蓝色的板块:快速增长的互联网广告市场和拥有庞大存量价值的电视广告市场,电视广告市场无法并购,而互联网中最大的广告代理商好耶成为其并购目标,2007年3月1日,分众以2.25亿美元收购好耶。

  “2008年9月,好耶高调启动海外上市的进程。不过由于经济形势急速下滑,好耶上市计划泡汤。”易观国际总裁于扬认为,通过这次的资本运作,好耶将在IPO道路上完成“曲线救国”。

  “在卖掉户外媒体之后,分众传媒除了好耶之外,基本没有特别大的资产了。因此分众传媒实际上也就是一家单纯的互联网广告公司了。这等于好耶实现了变相上市,江南春也可以从危机重重的分众中脱身。”于扬分析称。

  对大多数人来说,知道江南春的不多,但是当你环顾左右,无论电梯里,卖场中,甚至在KTV看到的液晶电视屏,这就是江南春多年打造的分众传媒。“你如果仅仅把分众楼宇、卖场的液晶屏看做是传统线下媒体那就太没有专业眼光了,我最近一而再、再而三的跟人解释,我们的液晶屏不同于户外广告牌,我们液晶屏的30秒费用怎么与机场广告牌比较,简单讲新浪分众合并后组合主流消费群,甚至可以说对2亿核心消费群不同时空覆盖,如今的广告主已经告别了以媒体来分析受众,而是从消费者角度出发,以消费者的生活轨迹、生活状态看广告到达率。举个例子,你出门电梯里面有屏幕,上班有互联网,手机上还可以无线,未来广告主思维模式肯定从此出发,他会研究怎么传播才更加有效。”江南春告知,这些液晶屏也是全新数字媒体,未来几年,他要利用自己广告专业知识挖掘出更多应用。

  “因为好耶代理多家互联网广告,与其他网站是冲突的,所以此次购并只能将其剥离,以后我们会考虑给客户提供整合的互联网与新媒体综合的广告解决方案。”江南春称。而据外电报道,自从分众在纳斯达克上市取得巨大成功后(2005年7月13日,分众传媒成功登陆纳斯达克(NASDAQ:FMCN),融资1.717亿美元,创下了纳斯达克中国概念股IPO融资额之最,上市后7个小时,江南春身价便飙升到了近8亿美元),中国各地涌现出无数公司,它们计划在所有的地方都挂上广告屏幕——从公共汽车到小便池上方的墙上。和办公楼一样,在出租车上挂广告屏幕,出租车公司得到的费用是固定的,因此这是一项规模业务,正如分众传媒所证明的那样,一旦形成全国性网络,就可以带来高额的利润。

  但是此业务的前景并不明朗,2008年12月18日ChinaVenture公布的报告也显示,“由于技术门槛较低,在高增长、高利润率的诱惑下,户外媒体行业进入恶性竞争。大量的行业进入者,一方面使行业的成本大幅提高;另一方面公众对于充斥在生活各个角落的户外媒体产生了一定的排斥情绪;而缺乏投放效果价值评估体系令广告主产生了疑虑。”该报告同时认为,“户外传媒部分已融资企业的经营问题将在未来集中爆发。”

  “在这一行,在建立基础设施和实现可观销售收入之间必然会有一个滞后期。但如果建好了基础设施,广告商就会来找你,我最看好的就是分众的渠道,每块液晶屏。”曹国伟也如是说,不难看出,这个行业的终极游戏将是整合,也因此,江南春觉得新浪+分众绝不仅仅等于2那么简单,渠道+内容应该是不错的婚姻,更何况如此套现后他手中拿着最多的是新浪的股票,长远看亏的可能性不大。

    郭广昌:搂草打兔子赚点过冬钱

  “其实我们对分众的投资就是短线投资,没有入主新浪的目的,毕竟人家有专业的运营团队,我们只是觉得当前经济环境不好,而分众当时价位比较低,新浪与分众的渠道+内容格局也被郭总看好。”复星国际新闻发言人孙军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为了不让投资者误会其要进入新媒体领域,他希望媒体不要过多关注公司。

  1967年出生的郭广昌与1973年出生的江南春是长江商学院CEO班的同学,与1969年出生的曹国伟更是复旦大学的校友,三人比较熟悉,但是对于郭广昌的此次大手笔购入分众,江南春和曹国伟都坦言并不知情。

  与当年盛大突袭新浪一样,郭广昌也是从二级市场分批购买,2008年11月17日,复星国际买入6.6479万股分众传媒的美国存托股份,每股6.9862美元,耗资46.63万美元。11月18日,复星国际在每股7.3191美元的价位购入了200万股分众传媒股份;12月10日,分众股价反弹至9美元,复星进行了抛售。12月19日,受谷歌要收购分众旗下好耶的谣言影响,分众当日股价上涨19%,复星国际买入172.5996万股,均价首次突破每股10美元。12月22日早9点(美国时间),新浪宣布了与分众增发并购,但因为不达市场预期,两家公司股价纷纷下跌,当日复星国际买入分众股份860.2089万股,是最大的一笔建仓。12月23日,复星国际对分众再度出手,以均价9.28美元的价格买入约447万股,其在分众的持股比例也由之前的13.33%升至16.78%。

  孙军再次表示,此次建仓纯粹从财务角度出发,对于此前复兴国际曾经购并新浪的传闻也不予置评。“其实很简单的,我们一直从资本看产业,从产业看资本,有专门的投资团队做投资,这与我们投资同仁堂没什么区别。”

  “虽然经济环境不好,但新浪与分众合并的投资风险可以预计,而且我们现在也是逢低吸纳,虽然复兴国际很看好新媒体,但还没有令新媒体成为核心业务的计划,郭总比较稳健,也很理性,这次投资你可以看到他对机会把握得很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