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想国际化征程遭遇挑战 文化差异引发矛盾
(2008-11-07 11:09:53)
标签:
联想it |
分类: 新媒动态(关注媒体最新动态) |
据Gartner数据显示,今年第三季度,联想PC出货量增长8%,仅为业内平均水平的一半。因此,联想的市场份额也从一年前的7.8%降至7.3%。
周四,联想将发布第四季度财报。据摩根士丹利预计,联想本财年净利润将下滑20%。这是自2005年5月完成对IBM PC业务收购以来首次出现年度净利润下滑。
据联想多名高管透露,收购IBM PC业务之初,文化碰撞和权力之争几乎破坏了联想的国际化战略。而如今,联想又面临着两大重要市场美国和欧洲经济低迷的影响。
收购IBM PC之前,联想实行军事化管理,员工开会迟到,必须罚站1分钟。收购IBM PC业务之后,杨元庆任董事长,CEO由西方人比尔·阿梅里奥(Bill Amelio)担任。同时,联想官方语言也改为英语。
但是,两家企业的文化冲突依然存在。阿梅里奥曾表示:“我不希望每个人都说‘是、是、是’,我希望他们能拍着脑袋说‘嗨,我有一个更好的想法’。”
在召开电话会议时,美国员工总是占着电话线说个不停,然后又会质问中国员工,你们怎么不给些建议呢?
在供应链方面,从合并一开始就是个问题。联想全球供应链高级副总裁格里·史密斯(Gerry Smith)称:“简直就像意大利面条”。戴尔等PC厂商发货只需几天,而联想却需要几周甚至几个月。
薪水方面,并购IBM PC之后,很多美国员工薪水远高于中国员工。在IBM,基本工资占薪水的80%,绩效仅占20%。这意味着,即使美国员工完成不了任务,同样可以拿到很高收入。相比之下,中国员工几乎全部来自绩效。
另外,在选择“沉默”这一方式上,中西方的理解也是不同的。开会时,如果对意见表示不满,中国员工会选择沉默。但在西方看来,沉默就是默许。
沉默之后,中国员工会将意见反馈给董事长或CEO,而这种跨级汇报在西方同样不可取。联想笔记本业务高级副总裁彼得·霍腾休斯(Peter Hortensius)就因为一名中国员工直接向CEO反映情况而大发雷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