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P4巨头爱可视转战互联网市场
(2008-11-05 23:46:10)
标签:
爱可视it |
分类: 新媒动态(关注媒体最新动态) |
正当国内MP4产业疯狂发展之际,始作俑者爱可视宣布离场,引发业界争论和警醒。业界专家预测,随着山寨移动手提电脑产业链的形成,以及IPHONE、GPHONE等智能手机终端热销,加上互联网多媒体平板终端的问世,手机、电脑、MP4数码终端融合潮流势不可挡,纯MP4市场将在火热夏季中直面隆冬寒风的吹袭。
爱可视发布低价互联网终端
今年4月,英特尔发布了移动互联网设备MID,这是一款包括媒体播放器、导航系统、游戏等功能在内的移动互联网终端。英特尔高级副总裁兼超便携事业部总经理阿南德曾表示,MID针对的是更年轻的一代人。
作为首家将MP4概念带入全球的国际厂商,爱可视在上一代MP4产品上就开始部署自己的互联网战略,把WIFI技术嵌入到其主流产品线中。日前,爱可视发布首款MID产品ARCHOS5,命名为IMT(互联网多媒体平板),以顶级MID设备的高姿态宣布挺进MID领域。此举标志爱可视正式从手持娱乐数码产品制造商,过渡为互联网终端设备制造商。
有意思的是,爱可视IMT采用的不是英特尔芯片,而是ARM芯片,这让爱可视IMT成为了世界上第一款拥有ARM芯片的MID产品。
“虽然拥有电脑的网络功能,但我们追求性价比。”爱可视亚洲董事总经理张亚玲表示,ARCHOS5的产品定价在3000元左右,比传统手提电脑和多数MID价格便宜一半以上,“爱可视低价IMT有信心成为消费电子的下一个热点。”
MP4产业进入最后疯狂
在爱可视宣布离场MP4之时,国内MP4产业进入最后疯狂。
2003年9月,爱可视携MP4登陆中国后,最早跟进的厂商有台商全宝、掌宝,随后是艾利和、迪美、微星等品牌。到2004年底,国内在MP4领域的厂商尚不足十家。行业保持着健康平稳的发展。在2005年春节过后,贴牌MP4如雨后春笋在市场上蔓延开来。这些既无技术优势、也无品牌优势,更无资本优势的“三无”贴牌厂商,依靠低价冲击市场,引入具有颠覆性价位(500-800元)的所谓山寨MP4产品,其中大多都是加强型的彩屏MP3。
在低价MP4冲击下,MP4产业蛋糕疯狂发酵,当时市场规模迅速壮大到10亿元。2005年下半年,正规军开始大举侵入MP4领域,包括顶级MP3品牌的厂商,以及诸如日立、三洋、索尼、夏普、东芝、JNC、CVC等韩日大品牌厂商。
进入2008年,MP4市场进入多功能化,细分出导航版MP4、数字电视MP4、上网MP4等诸多分市场,低端产品价位在100元左右,高端产品价位在2000-4000元之间。进入竞争的厂商,除正规大品牌厂家外,还有成千上万的家庭作坊式的山寨厂商,整个市场规模也上升到100亿元左右。部分山寨厂商在市场挤迫下,升级生产山寨手机。在山寨手机的冲击下,中低端MP3、MP4市场几近消失,整个MP4产业利润微乎其微,同质化竞争非常严重。
业界巨头纷纷转战互联网
在国内MP4竞争格局下,爱可视同样受到后来者的大肆围剿。日趋做大的MP4蛋糕被其他后来者加速蚕食,利润越摊越薄。在这种背景下,爱可视成为业界“春江水鸭”,利用其强大研发能力,提前宣布离场,进军新兴的互联网终端市场。
互联网终端市场,这是一个迅速兴起的全新市场。在过去的一年里,诺基亚首席执行官康培凯在各种场合不断地宣讲一个理念——作为全球最大的手机终端制造商,诺基亚正向互联网公司转型。手机“老大”诺基亚宣布转型“互联网公司”,互联网企业谷歌和苹果也推出了各自的GPHONE和IPHONE智能手机,数码企业也争相推出MID、智能手机等互联网终端,这些企业的举动有一个共同的目标:让用户通过互联网终端来获取需要的信息。
一边是尺寸较小的电脑,一边是尺寸较大的手机,处于PC厂商和手机厂商中间的数码厂商也在努力寻找自己的定位。今年6月,在英特尔的鼓进下,爱国者、联想、明基等企业先后宣布推出MID产品。
业界人士表示,未来不论是IMT、MID或者是UMPC(超便携电脑),如果价格在3000元上下,能打电话、能高速上网、能收发邮件实现移动办公、能听MP3能看MP4,纯MP4市场被取代将成定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