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媒会战奥运营销
(2008-09-05 14:17:57)
标签:
奥运营销it |
分类: 新媒评点(解析媒体潮起潮落) |
用户战:用户是赚取一切的根本
奥运前搜狐以赞助商身份,期望能够通过“领先竞争对手60秒”以及“更多独家资源、独家采访权益”等吸引用户关注,期望能够顺利成功转化一部分用户为搜狐的忠实拥趸。
对此,新浪表示,新浪的报道风格一向比较稳健,从不一味地追求快,内容的真实、严谨、丰富才是新浪奥运报道所追求的。毕竟,快并不是网友选择网站的主要依据。而奥运后由CNNIC发布的《2008年中国网民奥运媒体消费行为研究报告》也证实了新浪的这个观点,调查显示,习惯性因素对网民选择奥运信息渠道起着最为重要的作用,在CNNIC的调查中,62.2%的网友选择获取奥运信息网站的因素是“已经习惯去这家网站”。
然而,奥运期间无论是网友还是媒体,都并没有感觉到搜狐的60秒优势。反倒是奥运报道联盟成员中的腾讯,通过QQ的弹出窗口,让众多网友切身体会到什么才是真正的快。
视频战:视频成为角逐重点
北京奥运会第一次允许网络媒体参与视频报道,这对企业品牌的提升显然具有极高的价值,同时,能否获得视频权益和如何巧妙利用视频权益也便成为网络报道奥运的关键所在。
据了解,为了更好地吸引网民的关注,奥运报道联盟的各家网站都做了充足的准备。网易努力通过技术手段解决网友观看视频时的缓冲延时问题,使网友观看视频能够更加快速流畅。而新浪邀请了大量的冠军、专家和明星做客嘉聊畅谈奥运,吸引到了大量的网友关注。腾讯也充分利用到了QQ的弹窗优势,第一时间将冠军访谈的信息弹给所有用户,便于网友关注。由张朝阳亲自上阵操刀的节目《搜狐北京播报》虽然依托演艺明星成功打出了一张娱乐牌,但由于奥运期间网民最关注的还是赛事,所以用娱乐偷换体育的概念,多少让原本对搜狐奥运报道充满期待的部分网友感到些许失望。
而央视市场研究(CTR)对国内128个城市网民进行的奥运会赛事收看情况的自主调查结果显示,通过新浪网收看的用户平均比例为39.68%,腾讯35.56%次之,而搜狐仅为22.88%。
事实证明,虽然搜狐依托赞助商身份拿到了很多所谓的“独家资源”,但遗憾的是搜狐似乎并没有很好的利用这些资源,“最终没有给网民带来任何直观的体验”。而奥运报道联盟的三大成员,似乎也并没有如张朝阳所说的那样“还是零”,反倒都充分发挥出了自身的优势,并各自有所创新,成功的吸引并覆盖了九成以上的网民。
流量战:各大门户PK流量
就在奥运快要结束的时候,原本个性张扬的张朝阳却一反过往的低调地向媒体透露奥运之战,搜狐的目标是在转化用户,而非流量和广告。这虽然可以看作是张朝阳长远的战略眼光的体现,但不免也让人对其奥运期间的广告营收和流量情况表示质疑。
果然,奥运会刚刚结束,腾讯便抢先抛出重磅炸弹,用Alexa的网站流量监测数据说话。据Alexa数据显示,奥运期间,搜狐的流量位居四大门户之末,不过很快便有搜狐的支持者跳出,称Alexa所记录的流量只是网站的流量,不能作为判断奥运期间流量胜败的依据。
随后,搜狐援引了DCCI、清华大学媒介调查实验室、易观国际研究机构的研究数据宣称自己处于绝对领先位置,很多网友因为搜狐是赞助商而首选搜狐观看奥运。但由于这些调查均非调查机构的自主调查,而是由搜狐与调查机构合作而开展的委托调查,所以公正性和说服力都多少显得有些苍白,难以让人信服。
而中国互联网协会主办的中国网站排名(Chinarank)的监测报告发布,更是将搜狐彻底逼上绝路。作为尼尔森全球奥运流量报告中国区流量的唯一提供机构,Chinarank的数据在国际上就很被认可,并为多家国际媒体和重点机构广泛引用。Chinarank的监测显示,自奥运开幕以来,新浪奥运用户数和流量两项指标连续16天领先,腾讯次之,而搜狐则名列第三。
营收战:奥运经济效应凸显
针对各家公司和监测机构在流量上的说法不一的情况,有业内人士称,互联网之间的竞争原本就十分“热闹”,各种数据的统计口径及统计对象并不一致,所以,根据相互的数据进行比较意义并不大。如何把数据转换为盈利,才是各大门户网站真正应该发力之处。
而日前四大门户发布的二季度财报显示,新浪广告收入排在四大门户之首。在奥运效应的推动下,新浪上半年广告营收破亿,达到1.127亿美元,二季度广告营收环比增长35%;腾讯的广告收入3250万美元,环比增长57%;而搜狐为4170万美元,环比增长20%;网易的广告收入最少,环比增长38%。
值得关注的是,四大门户二季度的广告营收都达到了历史最高点,以靓丽的财报见证了奥运经济效应的凸显。其中,新浪更是已经实现连续九个季度同比增长40%以上,不仅继续保持领先优势,作为后起之秀的腾讯,也凭借着自身在即时通讯领域的强大优势奋起直追,逐步缩短与搜狐之间的差距,已达到历史最低的1090万美元,距离马化腾2007年立下的目标“2009年超越搜狐”只差半年之遥。而投入巨资获得赞助商权益却没有得到独家视频和独家广告投放权的搜狐,可能要在未来更长的时间内回收奥运期间的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