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户改能否带动全国?

标签:
湖北户籍改革杂谈 |
分类: 生活物语(抒发生活所思所想) |
博主近日获悉,继上海市开始研究居住证与户口对接问题之后,从 7月8日开始,湖北在全省范围内正式开始全面尊重与承认外来人口权利的户籍改革之旅,符合准入条件者已正式开始准入登记,该省把它称为“迎接新市民工程”。
这一工程实施后,除武汉中心城区外,绝大多数有合法固定住所、相对稳定职业的农村劳动者即可依据相应的条件办理城镇落户手续,享受与城镇居民相同的就业和社会保障、住房福利政策、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等权利。
湖北省的户籍准入条件是一个有一定梯度的务实的条件,既能努力地保障外来人口应有的权利,也考量了公共服务的提供能力。仔细分析,其实该省的准入条件只有两个:一是已经在城镇长期就业和居住;二是有在城市独立生活的能力,不能躺在政府财政上吃低保。无论本人还是亲属,若收入在低保户标准之下(含)则不能申请。
实际上,对城市户籍而言,有了这两个条件,一切关于户籍放开后会大量涌入人口并坐享城市福利的担心都会是多余。
在这两个条件下,城市及城市政府其实是不断从外来人口那里收获“人口红利”,而不是向外来人口输送“城市福利”。当然,不可否认外来人口数量的增长,也给城市的基础设施和资源环境的承载力带来一定压力。但这种“压力”同时带来的更是城市日新月异的发展。任何客观评价都不能否认的事实是:正是外来人口的不断、有序(经济自由选择)加入及其贡献,才使城市不断焕发出勃勃生机与活力。
大城市的户籍改革是中国户籍改革的关键。只有大城市户籍改革真正启动,才符合“溪水奔向海洋”的中国城市化、尤其是大城市化的潮流。上海、湖北的户籍改革是一面镜子,既照出其他地方的观念和制度落后,也照出户籍改革的现实可行之路。2008年或许将成为中国“大城市户籍改革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