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儿童能不能用手机?

(2009-06-11 16:59:56)
标签:

信息

信息产业

通信

通讯

信息技术

手机

电话

儿童

用户

低龄化

孩子

杂谈

分类: 社会军事

儿童能不能用手机?

http://gb.cri.cn/mmsource/images/2009/06/10/nn090610512.jpg

儿童能不能用手机

  据法国《费加罗报》、《巴黎人报》等媒体报道,法国卫生、环境保护以及数字产业发展相关部门日前联合宣布,由于手机的危害性难以准确估量,将禁止12岁以下未成年人使用手机,以保护他们的健康,切实达到保护未成年人利益的目的。

  随着手机的普及,不知不觉中,精明的商家就已经将目光投向了未来的客户——儿童,像“高级玩具”一样的儿童手机应运而生。越来越多的家长为孩子配备了五彩缤纷、物美价廉的儿童专用手机。据德国《世界报》报道,在德国10岁到13岁的孩子中,几乎一半的人拥有手机;日本政府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日本7至12岁的学生中有1/3的人拥有手机。在高中学生中,拥有手机的人数占96%。

  儿童使用手机,到底好还是不好?

  从医学角度来说,儿童的神经系统正处于发育阶段,应避开辐射性的物质,这是科学家和医学界人士反复强调的观点。医生和心理学家还认为,青少年过早或过度使用手机,会引起焦虑和精神不集中,使孩子的学习成绩下降。绝大多数教育工作者也不赞成家长给孩子配手机,因为手机分散了孩子上课的注意力。在课堂上,经常可以看到手指上下翻飞,低头收发短信的孩子。美国尼尔森市场研究公司的数据显示,仅去年四季度,美国青少年每天平均收发短信80条,是上一年的两倍。一个美国女孩曾在1个月内发送了30.3万条短信。而研究表明,收发短信也会给儿童的身体造成潜移默化的伤害,如对拇指的损伤。由于使用手机不当而导致手部受伤的病例正呈增长趋势。

  可尽管如此,给孩子买手机的家长还是越来越多。这究竟是为什么呢?(蒋冬春)

  手机对儿童有严重伤害

  使用手机时,人体成了天线的一部分。在相同条件下,儿童受到电磁波的伤害要比成人更大,因为他们颅骨薄。据悉,俄罗斯科学家在一次实验中利用儿童大脑模型测试了使用手机时大脑吸收的辐射量。结果发现,儿童大脑吸收的辐射相当于成人的2至4倍。——俄罗斯辐射防护委员会主席尤·格里戈里耶夫

  年龄越小,潜在的危险就越大。同时,有研究表明手机辐射有可能导致脑部非恶性肿瘤的产生、认知能力的下降或DNA损伤。儿童还是尽量少使用手机为好,应改用书信和固定电话来降低对辐射的吸收。——英国辐射防护委员会主席威廉·斯图尔特爵士

  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身体组织中的含水量也比成人丰富,而手机微波对水分越多的器官,伤害越大。微波对人体伤害最大的部位是眼睛,其晶状体周围没有血管,传热很慢,容易引起白内障和其他眼部疾病,因此手机对儿童有严重的伤害。——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金锡鹏

  手机方便家长和孩子的联络

  禁,禁得了时代的发展吗?禁得了观念的变化吗?儿童用手机,关键在于怎样使用!——小棉袄

  对成天为孩子安全问题担心的父母来说,MYMO(英国一款专门为4到8岁儿童设计的手机)无疑是最好的发明!它把父母从担忧中解放了出来。 ——Shiraz Lalani

  儿童使用手机的最直接的优势就是安全保障。一旦拥有了手机,儿童在面对很多问题时不再孤立无援,往往可以第一时间和家长取得联系,从而杜绝可能发生的危险;对于贪玩的儿童而言,配备儿童手机不仅可以大大降低儿童走失的可能,家长还可以随时通过开通定位功能知道儿童的行踪。——路边乞丐

  手机用户低龄化令人担忧

  儿童手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趋势的说法,简直是荒谬。手机用户低龄化的潮流首先出现在美国,哈佛大学著名的社会学家西斯理基教授最近的一份报告显示,美国少年36.32%的手机拥有率已经基本赶上成年人38.42%的手机普及率,而且马上就会超过他们的父辈,他们已经为此感到震惊和担心,我们难道还要步其后尘?再说,何为“趋势”?欧美青少年吸毒的比率日趋升高,这也算得上是一个“趋势”吧,难道我们也要学习并迎头赶上不成?——杜冰

  短信可能对青少年青春期发育造成影响。如果技术让人们之间的交流变得越来越简便,就会让青少年独立生活的能力变得越来越弱。有的孩子给妈妈发15条短信,询问的事情包括“我该穿红色的鞋,还是蓝色的”。——麻省理工学院技术与研究项目带头人谢里·特克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