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关初感
http://s3/bmiddle/001cmi0Zzy7aRrIJesW72&690
面对繁杂爆炸的信息源泉,自己陷入了阅读不少、思考不多的窘境,更自觉不自觉的堕落成平庸,尤其是偶有所得即沾沾自喜,直至得意忘形,却往往难以自拔。
一回首,天还是那个天,地还是那个地,自身的瓶颈却依然故在。所以,老夫选择试行闭关一个月。
闭关一周,初感有得:
信息是什么?
是碎片化且零星飘落或飘忽不定的,可以称为知识点的东西。
知识是什么?
将信息串叠成结构,可以形成表象或排列组合,并具有内在联系的集中存储。
知识,只有心到的学习,才能真正吸收。
学习是什么?
把知识缝补在自己记忆边缘,这充其量只是学习的一道工序,是初级能量。把知识吞噬进自己的思维,让记忆逐步实施兼并、消融、直至其湮灭,才是学习的真谛。
如此,方能达到认知的升级。
认知是什么?
用心且心到的学习,当能纠偏日常言行举止,当可处事不惊、临危不惧,当是修正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当然促使自己的信念更加清晰、坚定。这一切不仅是认知的必由之径,更是其内涵的充实。
认知,在舒适的环境很难得其要义。实践证明,老夫没能力做到。闭关则成为一种改变的尝试。
闭关干什么?
闭关,是宗教信仰人士内在修行的日常功课。老夫取其外在形式借来一用,目的只是通过一个时段的自我约束,给自己营造最小干扰的空间,逼迫自己正视过去、现在和未来。简单说,就是在静默中刻意找回自我、全力挣脱瓶颈、力争知行合一。
企图在开悟方面有所建树。
开悟些什么?
说透了,开不开悟,山还是那座山,水还是那道水,人还是那个人,世间万事万物依然循规滔距在自行的轨迹中。
这里,老夫唯一的心愿是:突破瓶颈。
直白点说,就是纠正自己的错误。
只有纠正错误,联接过去才有意义;只有纠正错误,活在当下才有意思;只有纠正错误,畅想未来才有意境。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