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杭州城市标志设计说明

(2008-03-26 15:15:20)
标签:

说明

分类: 说明
 

               杭州城市标志《西湖泛舟》设计说明

 

   根据《杭州市城市标志设计征集规则》,我们设计了杭州城市标志——西湖泛舟:

杭州城市标志设计说明

现将该作品的设计思路和内涵说明如下:

 

一、   标志中的图形信息

   本标志是由抽象的树叶、石塔、画坊组成的一幅泛舟西湖的情境,表达的是杭州“品质生活”的主题。

1)        树叶表达的信息

   可理解为杭州市的市树——香樟树叶;

   可理解为杭州市的市花——桂花树叶;

   可理解为杭州西湖名茶——龙井茶叶,

  树叶可联想到绿色环保及良好的生态环境。还可联想到蓬勃的生机。

2)        石塔表达的信息

    可理解为杭州西湖三潭印月的石塔;

    可理解为杭州的旅游标志;

    可理解为杭州的地域标志,

  石塔还可联想到杭州厚重的历史文化和众多的人文景观。石塔象征着城市,“Q”则是城市的窗口。

3)        画坊表达的信息

    可理解为“Hangzhou”号画坊;

    可理解为杭州犹如画坊;

    可理解为龙舟竟渡;

  画坊还可联想到杭州是著名的风景旅游城市和最佳人居和休闲城市。龙舟画坊还使标志点缀上了民族色彩。

  树叶、石塔、画坊的组合,描绘的是“绿荫婆娑,石塔隐隐,泛舟西湖,品茗赏景”的诗情画意,体现的是杭州品质生活的主题。

  标志采用国画的手法,工笔与写意相结合,形象与抽象相结合,线条简洁流畅,既体现了中国画的特点,又体现了国际上流行的简约时尚的风格。

二、标志中的文字信息

1)        标志中的“Hangzhou”,既是“杭州”的拼音,又是“杭州”的英文,是本标志规定的属性标识。

2)        标志中的“中国.杭州”,也是标志的属性标识,可作为杭州城标的一部分,但不是规定标识,也可根据不同的用途,变换不同的属性标识。

3)        标志中的“Q”,是英文“Quality”(品质)的第一个字母“Q”的艺术体,“Q”是国际上通用的“品质”的标识。它既是石塔的窗口,又象征城市的窗口,它表明了“生活品质”是杭州的品牌。杭州是生活品质之城。

4)        标志中还包含了“浙江杭州生活品质之城”十个字的拼音第一个字母的变形体:

杭州城市标志设计说明

三、标志中的地理信息

  标志中的线条和区块,较形象地反映了杭州的地理特征:

1)标志反映的地理信息中,西湖、城区、杭州湾的方位,与杭州版图基本吻合。点明了“西湖”乃“城西之湖”也,而“S”形线条则犹如蜿蜒的西湖长堤。

2)标志中的钱塘江,连着富春江、牵着古运河,涌动着“钱塘大潮”(“Hangzhou”字母宛若钱塘一线潮的潮头)穿城而过,昭示着杭州将步入“钱塘江时代”。

3)标志中的开口处,可理解为杭州是一个开放的、发展的城市。

附图:

杭州城市标志设计说明

 

四、标志中的色彩信息

  本标志的色彩,是根据图形的意境确定的,以中间色为主,试图表现出西湖“浓妆淡抹总相宜”的意境:

1)        树叶线条和“中国杭州”字体用纯青绿色,代表杭州的青山和绿水,表现杭州清新自然的生态环境。

2)        石塔线条用50%灰色,一是表示杭州永恒、久远的城市主色调,二是表示杭州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

3)        字母“Hangzhou”用金色(或金黄色),表示杭州高品位的生活。

4)        标志的色彩还可根据使用的场合和背景色灵活运用。

五、标志中的其它信息

1)        该标志除了平面应用外,也考虑了立体应用:

    可用做城市雕塑:石塔可还原成立体的,树叶可用线条状,也可用片状。

    本标志可制作Flass:石塔可作360度旋转;石塔,树叶,画坊都可作相对运动;图案也可分割成若干笔画,动画合成。

2)        该标志系电脑制作,Tif格式,300dpi,120mmx120mm,适用电子传媒。

3)        该标志设计成有和无“中国.杭州”字样的两种方案,可酌情选用;并按要求用彩色和黑白(网格图)两种表现方法设计。

 

特此说明

 

 

 

 

 

设计者  王德成

 

2007.08.08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