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越楚吴
越楚吴
博客十周年地图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1016积分
  • 博客访问:2,379
  • 关注人气:34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点亮荣誉勋章兑换图片博主服务兑换私密博文兑换金笔
正文 字体大小:

丝路之嘉峪关-酒泉:嘉峪关关城、魏晋砖壁画博物馆、丁家闸壁画墓、西凉王陵

(2012-09-21 22:49:21)
标签:

嘉峪关

酒泉

魏晋砖壁画博物馆

丁家闸五号墓

西凉王陵

分类: 甘肃

一、嘉峪关关城(1961年国保)

http://s3/middle/417cbb7eh7a9f22d76402&690
    嘉峪关,已不再太多介绍。它位于河西走廊中部偏西,距今已有631年的历史。它比山海关早建九年。明初,宋国公、征虏大将军冯胜在班师凯旋途中,选址在河西走廊中部,东连酒泉、西接玉门、背靠黑山、南临祁连的咽喉要地——嘉峪塬西麓建关。

    图右为关城,远处为祁连雪山,近处为九眼泉湖,祁连山冰雪融化而成。


http://s11/middle/417cbb7ehca375c7dff2a&690
    从九眼泉湖看关城。

    嘉峪关关城由内城、外城、罗城、瓮城、城壕和南北两翼长城组成。嘉峪关长城由西长城、东长城和北长城三部分组成,全长约60公里。长城内外城台、墩台、堡城星罗棋布,共同构成了嘉峪关完整的军事防御体系。


http://s7/middle/417cbb7ehca375c8ce696&690
    这是嘉峪关正门(西门),正在搞装修。据说中央批了一大笔钱下来,所以在大力搞建议,希望门票价格不要因此暴涨。

 

http://s14/middle/417cbb7ehca37bbc7573d&690
     门楼下的车辙印。


http://s1/middle/417cbb7ehca375c92e5a0&690
    城外有壕,直通到祁连山下。


http://s1/middle/417cbb7ehca375cbd4200&690
    嘉峪关三道城楼,上均为三层三檐歇山顶式高台楼阁建筑,从左至右(从西至东)为嘉峪关楼、柔远楼、光化楼。嘉峪关楼所在为罗城,柔远楼和光化楼所在为内城。


http://s8/middle/417cbb7ehca375cd2bd07&690
    柔远楼和光化楼下都有瓮城,分别叫西瓮城和东瓮城。图为西瓮城。


http://s12/middle/417cbb7ehca375cdd009b&690
    “天下第一雄关”的匾额原来放在嘉峪关楼(即正门)外,但因为嘉峪关楼在装修,所以移到了光化楼上。


http://s5/middle/417cbb7eh7a9f22e6c1a4&690
    光化门外有关帝庙。


http://s8/middle/417cbb7ehca375d21cda7&690
  关帝庙明末清初从内城迁到现处。庙内原有大殿一座,陪殿两座,另有刀房、过厅、马房和牌楼。总面积720平方米。

  关帝庙曾多次扩建,最后一次重修是嘉峪关游击将军熊敏谦主持的。1998年由嘉峪关关城文管所自筹资金70万元对关帝庙进行了重新修复,对牌楼进行了彩绘,使关帝庙恢复了明清时的风采。


http://s10/middle/417cbb7ehca375d2238a9&690
    戏台是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嘉峪关游击将军袋什衣主持修建,系当时守城官兵、城内居民及过往商旅的娱乐场所。其形制为典型的中国传统古典戏台。由木制屏风把前后台分隔开,屏风正中央绘制八幅人物图,是人们熟知的“八仙”内容。顶部为中国传统图案“八卦图”。两侧是一组风情壁画,内容是寺庙的和尚及尼姑庵的尼姑及尼姑豢养的宠物。这些绘画内容在其它戏台上非常少见。


http://s2/middle/417cbb7ehfe629a45d021&690
    东闸门。

 

    嘉峪关除了关城外,还有两处景点。它两翼的城墙横穿沙漠戈壁,向北8公里连“黑山悬壁长城”,向南7公里是“长城第一墩”,古称讨赖河墩,矗立于讨赖河边近56米高的悬崖边上。1539年由肃州兵备道李涵监筑,它是明代万里长城自西向东的第一座墩台,是明代长城的西端起点。

 

二、魏晋砖壁画博物馆(与以下两处景点均属新城-果园墓群,2001年国保)
http://s5/middle/417cbb7ehca375d7cb824&690
    果园-新城墓群位于甘肃省嘉峪关市新城乡西南、酒泉市果园乡北的戈壁滩上,是河西走廊魏晋、唐代的代表性墓群,是研究魏晋、唐时期的社会生活、文化、艺术的“地下画廊”。

    墓群面积13万平方米,在新城乡中沟村建有“魏晋砖壁画博物馆”,可以用导航导到此处。馆内陈列少而精。

 

http://s10/middle/417cbb7egca3847915f29&690
    博物馆对外开放了六号墓,为西晋一个有代表性的官宦墓葬,墓室设计十分精妙,在主墓室的两侧还有表示牛羊圈、车庑、炊房和仓舍的耳室,墓室中的各种雕刻纹案也极为精巧,共出土了136块壁画砖(占已出土壁画砖的20%),这些壁画砖的彩绘图案集中反映了墓室主人从游牧耕种、到经商致富、终入官场的一生,既有劳动生产的场面,也有奢华享乐的场面,非常丰富。(因不许拍摄,此图引自网络)


 

三、丁家闸五号墓http://s14/middle/417cbb7ehca375d8ffcad&690
     嘉峪关和酒泉相连,而新城-果园墓群又跨越了嘉峪关和酒泉(新城属嘉,果园归酒),所以,当我在导游书上看到嘉峪关的“魏晋砖壁画博物馆”和酒泉的“丁家闸壁画墓”时,还以为导游书把同一个景点分别列在了嘉峪关和酒泉的目录下。但游完“魏晋砖壁画博物馆”后,讲解员说“丁家闸壁画墓”为另一处,由于在“魏晋砖壁画博物馆”看得兴起,我们索性继续前往丁家闸壁画墓。

    但从“魏晋砖壁画博物馆”到丁家闸不是太顺利,好不容易绕到丁家闸村,找墓又花了半天。当根据路人指引到达丁家闸村南时,车已经上了戈壁滩。远远望见一座气势恢宏的仿古建筑,于是径直在戈壁滩上开了过去。到了近前才发现,这是新建的酒泉博物馆,大名叫“丝绸之路博物馆”,据称是一位华侨捐建,修得真心不错,可在这个郊区地段(而且离兰新公路还有1公里),人流可想而知是多么的少。当然,这对寻找丁家闸壁画墓或许有点好处吧——因为,丁家闸壁画墓就在酒泉博物馆新馆后,而且是该馆人员看护。

    图为丁家闸五号墓的封土堆。有多个墓地可供参观,我们选择了丁家闸五号墓和西凉王陵。


http://s11/middle/417cbb7eh7a9f22f90dfa&690
    说实话,在看了敦煌那么多窟,又看了砖壁画博物馆后,我曾经以为自己“审美疲劳”了,来丁家闸五号墓前,并没有太多期待。但进墓后,我真的震惊了,这个地下世界的画作是如此华美!为了这个壁画墓,我愿意放弃敦煌任何一个窟(也许只有榆林窟25号窟除外)!

  丁家闸五号壁画墓,历经一千六百多个春秋,从多个侧面再现了东晋十六国时期河西地区的社会状况、人们的思想意识、人生追求、生产情景和生活内容。

  丁家闸五号墓呈东西坐向,墓底距现在地表12米多。前为斜坡墓道,墓分前后两室,前室为方形覆斗型,四壁及顶部绘满彩色壁画,前后室地面均平铺穿壁变体云气纹方砖一层,前室壁画环绕,内容极为丰富,后室西壁上绘画略显简约。
  前室顶部中心彩绘复瓣莲花藻井,以下分为五层,以赭石宽带为界栏。这五层分绘天庭、人间、地下三重境界。天地二界皆为神话传说、圣贤故事、祥瑞吉兆,人间部分显然是墓主人生前生活富裕与社会地位显赫的形象描画。由于无法拍照,用文字显然无法尽述其瑰丽,但只要看看我在网上找的这张图(乐伎的乱发,多么夸张),就可初窥一二。您去酒泉时一定非看不可(其实我心里也很矛盾,因为该墓壁画下层正在脱落中,参观的人太多了不好)。
    此墓更多壁画图,请参见此贴:http://www.douban.com/note/228928001/
 
四、西凉王陵

http://s10/middle/417cbb7ehca375dac66d9&690
    西凉王陵也位于丁家闸村,距丁家闸5号壁画墓800米,博物馆有专车送达,解说员全程跟随。   


http://s15/middle/417cbb7ehca37693df07e&690
    该墓距地表20米,墓道长近70米,两壁呈3层台阶状。墓室纵长22米,总面积95平方米,有前后两个墓室及一个较大的侧室和3个耳室。墓门用10厘米厚的花岗岩打制而成,高1.7米,宽1.4米。

    根据墓葬规模及周边已发掘的魏晋墓情况,甘肃省及酒泉市部分文博研究人员认为,在魏晋时期这么大的墓葬至少是“王”一级的墓。而据史书记载,在酒泉曾称“王”的只有西凉王李暠。另据《肃州志》记载:西凉王李暠于公元400年在敦煌建西凉国,公元405年迁都酒泉(肃州),公元417年春病逝于肃州,葬于肃州城西15里,由此可推断此墓为西凉王陵。(因不许拍摄,此图引自网络)

 

    看完西凉王陵,时间已晚,来不及看酒泉博物馆,留下了一个小小的遗憾。我们回到嘉峪关(其实应该从酒泉上车),当晚坐火车回到兰州,第二天游览兰州市内景点后,结束了丝路之行。但愿我简略的贴子能为后行者提供小小的参考。

阅读(4024) 收藏(0)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