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运城唐宋元建筑大观(8):芮城清凉寺

(2012-04-13 03:03:36)
标签:

旅游

摄影

古建筑

山西

运城

芮城

清凉寺

分类: 山西运城

http://s11/middle/417cbb7etbd8005b6a60a&690
    第二天一早,我们直奔芮城县,第一站便是清凉寺。此次运城行,清凉寺是最难到达的一处景点。它位于芮城县东北25公里西陌镇坡头村西,从运城市出发,翻过中条山,然后拐入乡道,在大山中翻来折去,终于远远望见一个矮坡上的清凉寺。

    图为清凉寺的大雄宝殿。


http://s13/middle/417cbb7etbd8005c28b7c&690
   清凉寺座落在甘枣山下,四周奇峰峭立、梯田树林层叠,整个寺庙与山景融为一体,一派田园风光。

 

http://s1/middle/417cbb7etbd8005d02170&690
    寺坐北朝南,大雄宝殿位于寺院正北方。据寺内碑文载,寺创建于元大德七年(1303年),明清两代均有修葺。寺内原有建筑大部已毁,现仅存大雄宝殿一座,为元代遗构(如图)。


http://s2/middle/417cbb7etbd8005d4c311&690
    大雄宝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位于高大台基之上,气势不凡。殿前月台宽敞。

 

http://s16/middle/417cbb7etbd8005fca16f&690

    殿顶筒板瓦覆盖。正脊上的小小飞天有点意思。


http://s13/middle/417cbb7etbd8005ed346c&690
    单檐悬山顶。


http://s2/middle/417cbb7etbd8005f43791&690
    “大雄宝殿”的牌子很有些破旧古老。


http://s16/middle/417cbb7etbd80060cf0df&690
    各间均是补间铺作两朵。斗栱五铺作双下昂,昂为琴面式。


http://s3/middle/417cbb7etbd806b6008e2&690
    殿内减柱造,前槽两根金柱,次间金柱减去。柱础方形,柱径甚大,达0.83米。


http://s14/middle/417cbb7etbd80062decdd&690
    梁架为彻上露明造,草袱作法,前后金柱上各施大额枋横跨三间,粗犷豪放,元代特点显著。


http://s13/middle/417cbb7etbd8006255f5c&690
    大爬梁自前檐斗拱后尾直接挑承在平梁以下,减轻了横梁净跨负荷,是元代建筑结构上的重大创举,为研究元代建筑的形制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http://s8/middle/417cbb7etbd80063c13c7&690
    前后乳栿对四椽栿用四柱。图为四椽栿。作为“减柱法”的后遗症,四椽栿下加了小柱支撑。

 

http://s16/middle/417cbb7etbd8006357a3f&690
    后乳栿。


http://s11/middle/417cbb7etbd800649349a&690
    清凉寺东北便是著名的“清凉寺墓地”,曾入选“二00四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此墓地发现于一九五五年,总面积近五千平方米。2004年,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在该墓地进行大规模发掘,共清理墓葬二百多座,出土玉璧、玉琮等玉石器二百余件。
  有考古学家认为,清凉寺墓地所处年代为中国史前一个十分关键的时期。墓葬所在的区域是中原的核心地区,当时中原地区正在发生一次大规模的文化变革,周边各种文化因素在这里汇聚。山西省考古研究所所长石金鸣认为:“在属于新石器时代庙底沟二期文化的墓地中发现随葬有玉石器的墓葬,这是中原地区目前所见年代较早的实例,对研究华夏文明的起源问题有着深远意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