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街》不土,其实很“洋”(转帖)
(2011-02-28 10:04:55)
标签:
亦夫《土街》长篇小说文学再版评论文化 |
分类: 其他 |
《土街》不土,其实很“洋”
在文化部工作几年后,亦夫为了获得更充裕的创作时间,从机关调到一家出版社当编辑。在随后的那几年时间里,他陆续又写作出版了《媾疫》、《玄鸟》、《城市尖叫》等长篇小说,也陆续发表了一批隽永清新的散文,被收入《上升——中国新生代散文选》等选本。生活中的亦夫是个热情、友善和结交广泛的人,但作为一个写作者,他却始终远离喧嚣文坛,保持着安静而沉默的创作姿态。这样的姿态在那些用文学博名利的人眼中,显然是迂腐和不合时宜的。但对于亦夫,文学创作只是其生活方式的一部分,选择顺其自然而不刻意经营,反倒给他的创作带去了特立独行的文学品质,使其作品一直保持着一种与众不同的风格和特质。基于此,亦夫受到读者追捧其实也应该是预料之中的事。
就在亦夫的文学事业正逐步拓展的时候,他却因为要去照顾妻女生活,而毅然辞掉国内工作,远赴日本定居。一贯看重生活和情感的亦夫说:“与家庭责任相比,任何所谓的事业都无足轻重。”他的决定虽然让我觉得有几分可惜,但我一向认为志向因人而异,每个人的选择必然有其道理。十年后的今天,当异乡生活逐步稳定的时候,亦夫终于有暇开始了在北京和东京之间游走的生活,同时也重新捡拾起了曾一度中断的文学创作。
在亦夫一部新长篇即将问世的时候,新星出版社及时推出了他当年曾风靡一时的长篇处女作《土街》,并又一次在书市上“刮起了魔幻风”。十六年前,就有评论家认为,亦夫受到了拉美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深刻影响。但作者对这种评价似乎并不领情,因为身为理科出身的亦夫,既对文学史和文学流派缺乏足够的了解,也不是个热衷于小说阅读和分析的写作者。或许只是“文学创作于我,最大的乐趣不在于记录生活,而在于创造生活”的理念,让他的小说世界充满了有别于现实的魔幻风格。亦夫对于有人将他归于“乡土作家”的说法,也颇不以为然,他觉得《土街》写的虽然是农村,却截然有别于过去传统意义上的“乡土文学”。
我认同他对自己作品的判断,真的,《土街》不土,其实很“洋”。
(本文作者系中国散文学会常务副会长、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常务副会长、中国现代文学馆原副馆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