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的枪手时代

(2010-12-09 14:10:14)
标签:

亦夫

《土街》

杂感

怀旧

文化

杂谈

分类: 杂文

    我的枪手时代

亦夫

    第一部长篇小说《土街》的初稿写完之前,我只发表过一些短篇小说、散文和诗歌。写得最多的,是国家图书馆的各种公文、报道和年终总结。《土街》初稿蒙一位朋友赏识,推荐到一家权威文学出版社。出版社编辑也很欣赏,眼看出版在望。但一场意外的历史事件使情势陡变,殃及这本书的命运,使之只能束之高阁。随后不久的一天,某相熟的著名作家忽然问我:“你熟悉武侠小说吗?”我知道此公与许多书商交往甚密,立即意识到这可能是一个捞点外快的机会,便毫未犹豫地说:“熟悉,太熟悉了。”果然就从他那里接下了为某部经典武侠小说写后传的活儿。

    其实,我向来对武侠小说毫无兴趣。连读都没有读过,何谈熟悉?但既然有钱可挣,便信心十足地操练了起来:我临时借来那套武侠小说,列出了书中的人物关系表,然后找了张古代地图,便在稿纸上飞速地写将起来……不足两月,四十多万字顺利交稿,很快就被印成上中下三册一套,满地摊摆着热销起来。这并不是因为我水平高,而是因为那时的书商基本上都大字识不得几个,而图书市场又火爆出奇。就如同在饥荒年代的菜市上,蔫黄瓜烂茄子也能卖出高价一样。很快书商Y通过朋友寻上门来,手里拿着厚厚一叠定金,约我为他写一套六十万字的前传。我当时在政府的清水衙门里上班,月薪只有百把十块,而两部胡编乱造的武打小说,竟带给了我数年不吃不喝都难以攒下的一笔收入。我当时在内心里忍不住惊叹:天啊,简直就是空手套白狼,天下竟有这样的好事!我买了当时刚刚时兴起来的传呼机,挂在腰上招摇过市,一幅靠文化致富的得意样子……现在想想,实在是洋相百出、滑稽透顶。

    一个多月,稿子写到四十万字的时候,长篇小说忽然在书市上热可炙手。我潦草地将武侠稿就此作了结尾,交给Y并建议他道:“做我的《土街》吧,它一定会让你赚到大钱。”Y半信半疑地接受了我的建议,在运作武侠的同时推出了我的第一部长篇。《土街》一时热销,各种盗版纷纷登场。粗俗的封面、蹩脚的广告和连篇的错别字,使这本命运多舛的书稿以地摊文学的姿态面世,让冠冕堂皇的学究雅人们不屑或拒绝阅读。同时,“二渠道”的出版方式,也使我一开始就站在了所谓主流文学的圈外……但我并不沮丧,甚至迄今仍对书商充满感激。在我看来,《土街》就如同在恶劣的环境下诞生的一个婴儿,虽然沾上了许多的草屑、泥土和秽物,但难以掩盖他健康的容颜,难以遮蔽他洪亮的啼哭。另外,写作只是我人生倾诉的方式之一,既非使命或信仰,更不是谋生的手段,我从来就没有将它看得有多么神圣和高尚。如果不是借助转型期这种粗糙却行之有效的出版模式,《土街》也许至今仍尘封于被人遗忘的角落,而我也许早已经失去了继续写作的热情。

    共计两套五本的武侠小说是我枪手时代的作品。既是枪手,当然不会署己之名。如今看着这些陌生的文字,我多有感慨:真是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啊!我因为充当枪手而结识了书商,因为结识书商而出版了自己的首部长篇,因为作品畅销而被读者认可。正是读者和市场的接纳,让我结束了短暂的枪手时代,开始了自己真正钟情的自由写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牛久大佛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