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距离

(2007-11-19 10:22:12)
标签:

文学/原创

分类: 杂文
 

距离

亦夫

    老家西北乡下的村落,多是以祖姓命名的自然村,往往全村姓氏单纯统一,鲜有杂姓混居现象。正因为如此,生活在姥姥家所在赵庄的焦瘸子,从我幼时记事开始,就显示出让人迷惑的不同寻常:焦瘸子的小院位于村外,显得很不合群;尽管走路一瘸一拐,焦瘸子一年四季却都穿戴整齐,完全不同于邋遢的村人;更为令人吃惊的是,焦瘸子说话时带着明显的口音,一听就像是个过路的异乡之人……至今残留在我记忆中最鲜活的印象,是北方万木凋敝的冬日里,那个焦姓的瘸腿老汉,于赵庄村口自己的小院前,置一张雕花木椅孤独而坐,一边抽着烟斗,一边晒着太阳。除了偶然和出出进进的村人打声招呼,他很少说话,而只是长久地注视着遥不可知的远方,目光中流露出一种让人莫解的迷离和恍惚……

    有关居住在赵庄的这个外姓之人的来历和身世,似乎是他曾有恩于赵姓族长。但版本众多,连赵庄村人都说不清楚。但他的现状却让我渐渐熟悉:焦瘸子无儿无女,孤身一人,是赵庄唯一的一个“五保户”。不但他那座小巧却精致的院房系赵庄人所盖,而且村里每月供给他足够的口粮和零花钱。在我的童年时代,整个北方一直为贫瘠所困扰,家庭之乱、邻里之争多由粮食、土地等物质而起,赵庄就曾有两户人家因为收麦时的地界纠纷而闹出过人命。让我一直困惑莫解的是,为一口吃食能与亲人乡里大动干戈的赵庄人,竟会对一个在我看来来路不明的外姓之人如此慷慨和关照有加。在收成亏欠的年份里,众人甚至宁愿让自家孩子挨饿,也决不会让焦瘸子少一粒口粮。那时我每次去姥姥家,看着头脸干净的瘸老汉悠闲地坐在门前晒太阳时,心里都羡慕不已地想:年已古稀的姥爷仍在下地劳作,一家人尚不得温饱,像焦瘸子这样丰衣足食的生活,简直就是身在天堂啊。

    但更让我感到困惑的是,在我看来如同生活在天堂里的焦瘸子,却从未表现过应有的快乐。他终年脸色阴郁愁闷,似乎从来就没有流露过一丝笑容。我甚至听赵庄人私下说,夜深人静的时候,村前那座小院里总会传来男人压抑的哭泣。当我不解地把这件事告诉姥爷时,他长叹了一声道:“离群之人,往往越是闲散,越是丰衣足食,却越会生出百转的愁肠啊!”

    我上小学那年,焦瘸子无端自杀身死了。之后我再去姥姥家,看见远离赵庄公坟的那座孤零零的墓堆,便确信无疑地知道,那一准是焦瘸子在异乡最后的归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寻找足迹
后一篇:黄瓜的脾气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