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经常听到这样一些对话: “我们家崽崽,经常腿痛”“我们家小宝就是有时候偷懒,不愿走路,说腿痛”“哎呀,没关系,可能就是生长痛”“小朋友,不要紧的”。
听到这样的对话,我总是很纠结,到底关节痛要不要紧,需不需要重视?
生长痛”这个词对家长来说似乎并不陌生。这多半是3-5岁的儿童,在晚上或夜间出现小腿前侧或膝关节周围疼痛,且没有明显原因,常常被家长归结为生长痛,或是缺钙所致。
事实上,“生长痛”是一个伪命题,医学中并不存在“生长痛”一说。其实,这种疼痛跟“生长”并没有关系,大部分所谓的‘生长’都跟运动有关,所谓的“生长痛”通常都在晚上“发作”,其实就是大量运动后,肌肉疲劳,产生乳酸等引起的,类似于运动员在大量运动后会蒸桑拿,使血管充分扩张,加速血液循环,将运动产生的乳酸等废物尽量排出体外。类似于成年人偶尔运动后产生的肌肉酸痛感。充分休息 “生长痛”可自行缓解。
因此,事实告诉我们,关节痛一定需要重视,因为关节痛不仅仅只是所谓的“生长痛”。
众所周知,儿童这个年龄层次比较特殊,除了本身有生理情况和病变外,儿童的自我阐述和表达能力就有差异。
就关节而言,狭义上的关节只包括关节区域的部分,关节腔、关节囊组成的结构部分。而实际上,对于儿童,我们又包括了包括骨、关节及附属的肌肉、神经在内。
所以,在儿童,他往往只有关节痛的阐述,那么作为我们的家长,我们的医务工作者,到底孩子到底什么样的关节疼痛需要重视。
首先,正常的情况下,比如,剧烈运动下出现的关节疼痛,较长时间保持一个固定体位后出现的疼痛,这些轻度的,可耐受的,部位比较局限的,一过性的疼痛,通过休息等能够自行很快缓解的,可视为正常的。如果发现孩子某一天活动量较大,睡觉前可以进行淋浴,比平时时间稍多一会儿,或者在洗澡盆装入温水,让小孩多泡一会,这种方法一般可以缓解所谓的“生长痛”。
其次,如果孩子们疼痛时间比较长,为持续性疼痛,或者疼痛程度较为剧烈,孩子不愿行走,尤其是在孩子还不会明确表达自己的意思时,不愿运动常常是身体不适的表现,尤其是骨关节病变的可能。
我们一定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因为引起关节疼痛的因素可以是多种多样的,比如说感染性疾病:化脓性关节炎,比如说免疫结缔组织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幼年特发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比如说代谢性疾病:痛风,还有传染性疾病:骨关节结核,内分泌疾病、退性化等等。
而其中,又以幼年特发性关节炎最为常见,既往曾称为幼年风湿性疾病,是儿童时期(小于16岁)以慢性关节滑膜炎为特征的、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2001年国际风湿病联盟儿科委员会将该病统一称为幼年特发性关节炎(JIA) 。JIA国外发病率约为113/10万,占全部类风湿性关节炎的5‰.而国内,虽没有具体的统计数据,但预测形势更为严峻。幼年特发性关节炎是儿童致残、失明最为常见的一类疾病。临床的表现有多种多样,包括关节疼痛,活动受限,不明原因发热等等。
因此,儿童关节痛不仅仅只是所谓的“生长痛”。当孩子们出现了关节持续性疼痛,或者较为剧烈疼痛程度,孩子不愿行走或运动时,千万别疏忽了,记得带孩子到医院找专科医生检查检查。
本文作者,湖南省儿童医院 肾脏风湿科 吴天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