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1
小丽,女,11岁,因厌食、消瘦3个月入院,体格检查:体重20KG,身高140cm,精神稍差,没有其他阳性体征。入院以后做了一系列的检查,均无异常发现。追问病史,小丽为留守儿童,父母外出打工,只有爷爷、奶奶带着小丽和弟弟在家,平时爷爷和奶奶对弟弟的照顾相对较多,小丽认为爷爷奶奶重男轻女,得不到关心和爱护,有一次小丽生病了,爸爸妈妈从外地赶回,并一直陪伴着,小丽感觉很幸福,但病情痊愈以后,父母又离开了小丽。小丽真希望天天生病,那么,父母就不会离开自己,但怎样才能生病呢,她认为不吃饭就是生病了,爸妈就会回来,因此,她就开始少吃饭,久而久之,真的不想吃饭了,体重也逐渐减轻并消瘦,这样,父母又赶回并送来就诊。
病例2
文文是一位15岁漂亮女孩,上中学后,很多同学都说她像国内某某知名歌星,只是文文比那位明星胖了一点,文文之后查找了那位明星大量的个人资料,包括身高、体重、爱好等等,并开始刻意地模仿,追求达到该明星的体型,因此,开始采取节食来使体重下降,体重确实达到了理想的状态,但此时文文一见到食物就恶心、呕吐。文文的父母忙于做生意,平时很少与文文交流,只是在生活上满足其需要,直到文文出现消瘦才带其就诊,诊断为神经性厌食后,曾给予治疗后好转,但病情反复。
神经性厌食症与一般厌食有何不同?
神经性厌食是一种进食行为的障碍,是由于有意识的节食而造成的体重明显减轻,并因此导致营养不良、代谢和内分泌紊乱,以青春期女孩较多,体重减少比原来体重至少要低25%以上,没有器质性疾病。而一般的厌食症主要与躯体疾病有关,患有基础疾病如消化系统疾病、慢性消耗性疾病、微量元素缺乏(锌缺乏)等,相关疾病治愈后厌食症状消失。
神经性厌食有何表现?
神经性厌食症起病一般较隐匿,开始只是制造种种理由节食,不一定有厌食,往往到出现消瘦才引起家长注意。除厌食外还常有便秘、腹泻、呕吐、腹胀等,如强迫进食,可出现恶心呕吐;因逐渐厌食而体重减轻,呈不同程度的消瘦,严重者可以象恶液质一样,但精神状态尚好,还可以造成内分泌失调、水电解质紊乱、心动过缓、血压降低、低体温、水肿、皮肤干燥等一系列代谢功能低下的表现。女孩可以出现闭经、发病较早的女性可以出现青春期性发育不良或延迟。常伴有抑郁表现,严重的如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甚至可以引起全身各脏器的衰竭而死亡。
神经性厌食的诱发因素有哪些?
神经性厌食是属于进食行为障碍,也是青春期较常见的心理行为障碍之一。因此,心理因素是其主要的原因。而影响心理行为改变的因素主要有:
1.个体因素:青春期青少年具有对事物认识的片面性、直观性和盲从性等特点。进入青春期的女孩,随着第二性征的发育,身体脂肪的重新分配,体形变得丰满,容易产生恐惧不安,羞怯感。该类孩子常常争强好胜、以自我为中心、不成熟、不稳定、多疑敏感、神经质;或对家庭过分依赖,内向。
2.家庭因素:父母离异,家庭不和睦,父母对孩子的关爱不够,或只是在物质生活上给予满足,而不关心精神生活等,或让孩子从小就养成挑食和偏食的坏习惯。进食时训斥孩子,造成孩子对进食有反感。
3.社会因素:学习压力过大,社会崇尚以瘦为美的观念等等。
如何判断为神经性厌食?
一般可根据以下几点进行诊断:
1.年龄10岁以上。
2.多因精神刺激或学习、工作压力过大而发病。
3.体重减轻20%以上或同年龄身高标准体重减轻15%以上。
4.伴有严重病及精神疾病而引起的厌食、消瘦。
5.排除器质性疾病及精神疾病而引起的厌食。
6.少数患者以身材保持苗条为美,唯恐长胖而有意识地控制饮食,而宁愿挨饿瘦者。
如何治疗神经性厌食症?
1.心理指导:解除病人的心理压力,去除可能的诱因,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自我意识,对环境、对自己有客观认识,让孩子建立正确的审美观,树立对健康体魄的概念,标准体重的意义,对自己的身体状况客观的评价。另外要建立和睦温馨的家庭氛围,家长发现孩子有行为异常,要及时带孩子就诊。
2.科学控制体重:肥胖是不健康的表现,以免因肥胖带来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疾患。但也不能盲目追求“骨感美”,消瘦和超重及肥胖,都应矫治,但应当科学合理的饮食,了解食物、营养学方面的知识。定期进行生长发育监测,使体重指数BMI(体重(kg)/身高(m2)逐渐达到正常。
3.逐渐增加厌食:神经性厌食症早期治疗效果好,由于患者胃肠功能减弱,进食应从软食开始,少吃多餐,逐渐增加,每周能增加1公斤左右为宜。
4.药物治疗:严重者辅以抗抑郁治疗。
如何预防神经性厌食?
青春期神经性厌食症以预防为主,该病青春期女性发病较多,表明这一时期由于心理和生理的变化使得情绪不稳定,易受外界刺激的影响,因此,家长要给予女孩格外的关心和关爱,如家庭不和睦,亲友重病或死亡者,意外事件等,均易发生本病,因此保持良好的心态是至关重要的。
青春期又处于学业较紧张的时期,适当的体格锻炼和娱乐、休息,做到劳逸结合可以防止因过分劳累引起下丘脑功能的紊乱。
帮助孩子正确认识人体美,了解有关青春期知识,做好青春期心理卫生保健尤为重要。
本文作者,湖南省儿童医院儿童保健所 钟燕 主任医师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