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多年的营养门诊经验反馈,很多家长往往因为营养知识的缺乏,爱子心切,一不留神就陷入了某些营养误区,结果适得其反。现将目前家长容易步入的营养误区总结如下:
(1)轻信广告,滥用补品。许多家长轻信某些补品的广告,将服用保健品视为补充营养的最佳途径,希望通过保健品来达到迅速补充营养的目的。这实际上是一种误区。其实,保健品绝非万能,而且并非所有的考生都适合“享用补品”,保健品也有因人而异、适不适合的问题。考生和家长不要期待那些标榜提神醒脑的床品会产生“特异功能”,如果考生不吸收、不适应的话,还会导致腹泻、过敏、感冒上火等病症。如果长期服用,甚至可能导致孩子性发育提前,因此进补宜慎重。
(2)重视荤菜,忽略蔬菜。一般的家长认为荤菜营养充足,考试需要紧张的脑力劳动,那么,给孩子提供充足的鸡、鸭、鱼、肉等荤菜,一定会对孩子的考试有帮助。其实,如果考前每日都是大鱼大肉、山珍海味,孩子的肠胃并不一定习惯,弄不好反而导致腹泻、不舒服、食欲不振等现象。而且,大脑消耗的能量主要是糖类,而非脂肪,且中考、高考都是在炎热的夏季,过食油腻会伤脾胃,考前饮食以鸡鸭鱼肉为主并不明智,清淡低脂才是正确之道。
(3)吃的饱才有精神。大多数家长会担心,如果孩子没吃饱,考试的时候可能会头晕、乏力、没精神,因此希望孩子吃得过饱,其实这也是不明智的。吃得过饱,食品在肠胃中消化需要大量血液,脑内血液供应减少,会导致大脑迟钝,思维不敏捷。
(4)忽视早餐。
血中的葡萄糖是大脑唯一能利用的能源清晨醒来时机体需要补充作为能源物质的葡萄糖,它可以来自肝脏的储存或来自早餐食物的降解。不吃早餐或早餐质量不好,上午会出现精力不集中、心慌、乏力、思考问题不集中、记忆力减退、口头表达能力降低,学习和工作效率明显下降。
因此,应试营养餐应把握营养均衡的原则,选择易消化吸收,纤维质高、低脂低糖的食品为主;吃饭最好“少食多餐”,以清淡为主,不要吃得太饱,否则会使脑供血不足,容易造成疲劳;饭后半小时应该吃些水果,以补充钾和钠。
目前学生普遍存在的不利健康的饮食习惯
1、偏食
2、重口味
3、喝水少
4、吃动不平衡